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交警之窗•专题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粮食定量供应凭票购买
餐桌上越来越丰盛
美食选择更健康
从凭票供应到手机点餐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餐桌上越来越丰盛
本报记者于虹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此后经济加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发生巨变,饮食变得丰富多样,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
今年56岁的齐国华来自凤县,在他的印象中,改革开放初期,玉米、高粱面、小米仍然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白面平均一周到半个月才能吃到一次。“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在农牧局,当时一个月工资40元,养活着一家六口人。由于人口多,家里粮食经常不够吃,当时粮食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只能东家借西家借,或者到了晚上偷偷去老乡家里买粮食。”齐国华告诉记者,餐桌上真正发生变化,是“包产到户”以后,农民有了余粮,副业也得到了有效发展,餐桌上的品种才开始丰富起来。
市民梁文西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说,那时候他就盼着家里来亲戚,因为招待亲戚才能吃到一顿白面饼子。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条件好了,但是大家仍然不舍得敞开了吃;不过,逢年过节,餐桌上就体现出来了,除了饺子,鸡鸭鱼肉也上了餐桌,但水果还是很少。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宝鸡人开始上饭馆吃炒菜了。那时候的饭馆不再叫食堂了,因为食堂留给人们馒头、面条、凉拌菜的印象实在太深了,不够档次。市区街上的饭馆生意都不错,服务楼的葫芦头,大吉祥的茶酥,魁元斋、清香斋的泡馍……除了诸多名头相当响的主食之外,吃炒菜也成了大家上饭馆的主要目的。
市民云姝融至今仍然记得第一次下馆子的情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汉中路铁道以南开了几家火锅店,她和几个同学围着铜火锅,喝着冰镇啤酒,大家聊了什么全都忘记了,只记得火锅的味道非常好。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