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文化
标题导航
|
行走,在六月的乡村
乡情乡韵
蹲在碌碡上抹糁子
大散关
爱心树
又是羊奶奶采摘时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又是羊奶奶采摘时
◎鲁艳萍
正是呼朋引伴去吃“羊奶奶”的季节,选一个明媚的日子,兴冲冲地漫山遍野去尝鲜。
置身林间,心旷神怡。像极了羊乳头的艳丽鲜美的野果子挂在枝梢上,圆滚滚、红艳艳,诱惑着人的味蕾。一手拽着树枝,一手急切地采摘,迫不及待送入口中,一种带一丝涩味的甜美果汁便在口中蔓延开来。说着、笑着、摘着、吃着,大饱口福之后,再开始挑选大而红艳的果实,摘满带来的瓶子或饭盒。
“羊奶奶”树是2-3米的灌木,往往成片生长,所以找到了就是好多棵,摘完了再找下一个地方。很是享受这样的欢乐时光,似乎不全是为了这鲜美多汁的野果,更多的是全身心地放松心情。阳光、绿色、树荫,有一搭没一搭漫无目的地闲聊;不知名的野花、嬉闹的鸟雀、嗡嗡的蜜蜂、淙淙的溪流都来凑趣,美好而惬意。
忽而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呼朋唤友地上山。那个年月,老百姓的生活是清贫的,尤其是农村的孩子,除了得以果腹的饭菜之外,几乎无任何零食可言,觅食野果便成了馋嘴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事。放学之后、玩耍之时,小伙伴总爱成群结队地到周围山上采食野果。“羊奶奶”、野草莓、野樱桃、山杏、山桃等,就是最好的美味,“羊奶奶”成熟早、味道好,又没有果核全是浆汁,因此,便成了我们童年生活中的“美味佳肴”……
还记得我家后面的山上有一位矮个子老阿姨,家中负担很重。每到“羊奶奶”成熟的季节,她便摘来一瓶瓶的果子到学校门口来卖,一玻璃罐头瓶的“羊奶奶”卖两毛钱。接了两毛钱递出瓶子后,她便眼巴巴地等着孩子们吃完了还她玻璃瓶。有些孩子很淘气,故意不给她瓶子,还当着她的面把瓶子摔在水泥地上。望着一地的玻璃碴,她只能摇头、叹气。好在学校总有百十号学生,倒是一个不错的销处,从成熟到落果,她便有了十几块钱的收入,家里的油盐酱醋也就有了着落。
我读小学到初中,她卖了好几年“羊奶奶”。每次卖果子,我都见她粗糙的双手和黑红的脸膛上满是树枝划的口子,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年幼的我心里也恨那些摔碎瓶子的学生。如今,老阿姨早已作古,但那满是口子的黑红脸庞,提着一篮子装满了“羊奶奶”的玻璃瓶的身影,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即将进入知天命之年,赶上了新时代。而那挂满枝头、红艳艳的“羊奶奶”早已不是梦寐以求的“极品零食”,摘“羊奶奶”也已成了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然而,它是我们那个时代生活的一种印证,也是童年生活中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