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探秘汉字演变历史领略中华文化魅力
——本报小记者团走进石鼓印社开展实践活动侧记
    张乐荪给小记者讲解文字演变历史。

    小记者动手制作拓片。

  都亚敏
  汉字是如何发展演变的?石鼓文是什么样子?石刻拓片怎样制作?……3月30日,本报小记者团走进石鼓印社开展实践活动。小记者们通过参观文物、现场听讲、动手体验等方式,满怀新奇地解开了一个个“谜团”。
  参观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
  石鼓印社是中国文字博物馆陕西宝鸡体验基地,印社通过开发制作石刻拓片,让文物“活”起来,走进寻常百姓家。当天,小记者们早早来到石鼓印社,迫不及待地开启这场汉字探秘之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活动开始后,小记者们在关学创始人张载第28代孙、石鼓印社研究员张乐荪的带领下,集体朗诵了“横渠四句”;随后,参观了秦砖、汉瓦、宋砖、清代刺绣、石鼓文等文字作品,以及砖刻、碑刻实物等。通过张乐荪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讲解,小记者们多次为古人的智慧和工匠精神所惊叹。
  “同学们,有谁知道传说中的结绳、契刻、图画符号记事分别指什么?……”随后,小记者们一起参观《汉字》展,张乐荪结合展板图片,从远古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为小记者们讲述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轨迹,以及汉字典籍、汉字与印刷术等知识。小记者们时而认真倾听、记录,时而拍照、留存资料,时而发出疑问、探寻答案。铁五处小学二年级学生刘禹希说:“没想到汉字有这么漫长的发展历程,真是不容易,这些书法作品让我感触很深,我以后要报个书法班,好好学写字。”
  “中国汉字是中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们学习汉字的演变史,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的脉络,认识古今思想的联系,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乐荪说,类似这样的学汉字、学历史、学文化活动,应该在中小学中普遍开展,为更多学生补上“这一课”。
  自己动手制作石刻拓片
  拓片,是指从碑刻、铜器等文物上拓印下其形状、文字或图画的纸片,是记录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次实践活动中,动手制作石刻拓片的活动让小记者们格外兴奋和激动。
  “制作石刻拓片,首先是清理器物表面,接下来刷水、铺纸,用刷子仔细‘赶走’空气、吸水,使其自然风干,然后使用墨拓或颜料拓,最后揭纸完成。”现场,工作人员一边讲解石刻拓片的制作流程,一边仔细缓慢地做示范。小记者们围成一圈,认真看、仔细听,随后,争先恐后地上前尝试制作拓片。经二路小学二年级学生康佳轩说:“我今天第一次真正见到拓片,更是第一次动手制作,感觉非常神奇和好玩,以后我一定要学习更多有关古代文字和历史的知识。”康佳轩的妈妈说,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了解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还能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非常不错。
  当天,来自某培训学校的多名体验者也与本报小记者一起参加了活动。铁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刘硕洋参加完活动后激动地说:“我是第一次参加小记者活动,没想到这么有趣,好像一边玩着,一边就能学到很多新知识,我一定要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写成一篇作文,还要讲给同学们听。”
  “宝鸡日报小记者团自2015年成立以来,通过举办户外社会实践活动和室内名师讲堂等形式,先后开展活动100余场,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接触社会,增智博闻,历练胆量信心,提升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宝鸡日报小记者团负责人表示,今后,小记者团将继续策划组织各种活动,不断丰富、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