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唐明皇在凤县的感伤之作
——品读《雨霖铃》感怀
  ◎提秀莲
  唐明皇是唐朝多才多艺但比较有争议的帝王。他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后期却重用奸佞,加之整日与宠妃杨玉环沉迷于音律词曲之中,导致安禄山趁机发动叛乱而险些断送了政权。史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南逃入蜀,当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随行将士发动‘马嵬驿兵变’,处死了宰相杨国忠,强迫他赐死杨贵妃。”贵妃自缢而亡后,唐明皇便在千般愧疚和万般思念中度过余生。相传《雨霖铃》便是唐明皇怀念亡妃而作。全词如下:
  斜风凄雨,古桡岹峭,暮雨未歇。巴山怅望无际,方肠断处,风铃悲切。袅袅疏疏密密,似子规啼血。不忍听,如恨如怨,多少怨情与谁说。
  人间最苦伤别离,更那堪,玉魄永湮灭。今宵魂在何处,冷雨里,碎铃声咽。点点滴滴,心似寒泉落飞雪。便纵有万里江山,愧对荒莹月。
  我用百度搜索,得知《雨霖铃》又名《雨淋铃》或《雨霖铃慢》,是唐代教坊乐曲之一,属燕乐。《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记载,“明皇自陈仓入散关,出河池,初入斜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作《雨霖铃》曲,以寄恨焉”,真假至今难以考证。
  唐明皇可谓与凤县渊源颇深。《凤县志》载:“安禄山叛,天宝十五年(756),玄宗南逃,六月下旬驻草凉楼(驿),二十九到河池郡所后,剑南节度副使崔圆迎驾入蜀。”《新修凤县志》载:“草凉楼驿,在县东北六十里。唐玄宗西幸,尝驻跸于此。”又记载:“自唐以来,斜谷渐废。多以散关为秦蜀之冲,天宝年间,涪州贡献荔枝尝取洗乡入子午谷,不三日至长安。然明皇幸蜀仍取道于散关。”
  《凤县志》里记载的古草凉楼驿即为现在的凤县红花铺镇草凉驿村所在地,河池郡即为现在的凤州镇凤州村所在地。唐武德元年(618),改河池郡为凤州;天宝元年(742),复改凤州为河池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凤州,隶属山南西道,一州辖四县。而“驻跸”一词,指的是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或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由此可见,唐明皇南逃时入凤县段的路线应为:陈仓—大散关—草凉楼驿(在此小住)—凤州村(在此停歇,古凤州)—褒斜谷……
  记得电视诗词大赛上,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江逐浪说:“古时候很多屋檐下会有挂角的铜铃,唐明皇一路行在淅淅沥沥的雨天,又在晚间听着断断续续的铃声,想着逝去的爱妃,便吹曲以缓解心头离恨,令随臣采其声为《雨霖铃》。”我想过去古栈道每隔三十里设一个驿馆供行客食宿,每隔十里设一亭,每隔五里设一邮,且亭也可止宿。据凤县老人讲,过去如遇紧急情况,驿馆、亭与邮之间,则用长风笛传递音信,而风笛音本身就是悲音,那时驿馆、亭与邮之间鲜有村聚。故唐明皇所听铃音,一则可能是驿馆或亭的房角挂铃声响,二则就是长风笛之声了。今凤县草凉驿村一直口口相传着“贵妃香消马嵬驿,明皇夜泣草凉楼”之说。如果说《雨霖铃》是唐明皇南逃入蜀时而作,这首曲创作地极有可能是在凤县境内。从下面两点可以佐证:一是唐明皇带着千余人南逃,按现在的说法,陈仓—褒斜谷这段路途中当时有接待能力的只有古草凉楼驿和古凤州了。而古凤州从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后,在公元前207年就在此设故道县,到天宝元年复改凤州为河池郡已有900多年建县(州)史,其接待能力远超草凉楼驿,我想唐明皇在此地小住的时间更长些,伤情思念更长些。二是清朝以前,入蜀栈道有四,而凤县就占其三(故道、连云道和陈仓道)。同时凤县袁永冰先生在其编著的《栈道诗钞》里说连云道即为唐以后的褒斜道。而褒斜道南曰“褒”,北曰“斜”,合称“褒斜谷”。连云道在凤县段路线为自凤州南行,越凤岭、柴关岭,南至姜窝子接入蜀内汉代褒斜道南口,也就是说古凤州为褒斜道入口,应是唐明皇初入褒斜谷之地。文宗大和八年(834)雍陶归蜀时作诗曰:“行过险栈出褒斜,历尽平川似到家。”可见出了褒斜就是一马平川的汉中了。而词上阕译文正好印证“所走栈道为峭壁陡立,古树枯藤曲折攀援”。我认为此段就很有可能是凤岭一带,因凤岭在当时最为艰险,且凤岭一带常阴雨绵绵,和词中描写景色很相近。
  但从《雨霖铃》词句“便纵有万里江山,愧对荒莹月”,译文为“如今即便拥有万里江山,我也愧对荒山孤冢上,那弯洁白的明月”。说明此曲或词应是安史之乱平定后,当年十月唐明皇由蜀返长安途中而作。又据凤县凤州村一带流传的童谣“上九一个会,旗鼓一个队,吾王已开颜,给你百捌钱,叫你过好年”,可佐证唐明皇从蜀地返回长安,确实是在正月抵达古凤州的,而凤县的正月飘雪更是寻常。我想,此时安史之乱早已平息,唐明皇见到眼前飞雪纷落寒水,才有心情怀念旧情,心底生出“心似寒泉落飞雪”之句吧。我便可以这样设想,唐明皇在此地敬香还愿后继续北上,在正月十六或十七,仰头看到当晚那轮莹月,好似爱妃多年前屈死那日那轮莹月一样寒辉泻地,一曲幽怨伤情曲便由此而生,一时令天地为之悲寒。
  如今,古凤州境内的艰险栈道变成了坦途,凤太高速公路也将在2020年后通车,沿路的徽派民居依山而建,让人感觉似到了江南水乡。但每每回读《雨霖铃》曲,眼前依然会呈现凄迷苍凉的画面,唐明皇浪漫哀婉的悲剧情节也在自己心里缠绵。新浪看点说:“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恻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读之令人於悒。”由此可见,唐明皇这首《雨霖铃》可谓源头之水,也许正是此词牌让柳永的才情发挥到极致,他才有了传世之作《雨霖铃》。我愿这珍贵的文化遗存,为美丽的凤县增添一分历史的厚重,为游人增添一分恋而忘归的浓情。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