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西秦视点
第05版:政法专刊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体育周刊
第08版:综合
标题导航
|
乡村兴则国家兴
李家窝移民点为啥静悄悄?
村里不见柴草堆秸秆变成有机肥
廉政文化扮美文谢村
靠养牛过上好日子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眉县:
廉政文化扮美文谢村
村民学习廉政文化
本报讯“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勤为标,以惰为戒。这话说得真好!”3月21日,眉县横渠镇文谢村村民祝长根一边享受着明媚的春光,一边和村民们一起学习村里的廉政文化。近年来,文谢村把廉政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让廉政文化走进村民家中,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走进文谢村,就像打开了一幅新农村的喜人画卷。白墙黛瓦的民居掩映在柳树的新绿之中,村庄道路纵横相通,村口游园辘轳石井,一派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走过村里的文化广场,迎面而来的是“廉政文化一条街”,一幅幅精美的手绘,一句句发人深省的廉政心语,让人不禁驻足观看。文谢村党支部书记董建平告诉记者,文谢村是眉县发展猕猴桃产业最早的村子之一,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00元。村民富裕起来后,文谢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治理,曾经的背街小巷变成了广场游园,原来的垃圾堆清理后安装了健身器材,特别是村里的四条街道被粉刷一新,建成廉政文化、孝道文化、乡风文化、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宣传一条街。此外,六尺巷的故事、“公生明、廉生威”等格言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和传统美德,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文谢村以廉、孝、礼、谦等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文化墙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近年来,文谢村实现了“零犯罪、零吸毒、零暴力、零赌博、零盗窃”的“五零村”,文明创建做到进组入户,全村1800多村民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画卷呼之欲出。本报记者郑晔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