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1999年 山村姑娘带着臊子,骑着自行车,载着一袋面粉去学校
本报记者张琼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行车普及到我市城乡普通家庭,许多孩子骑着专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去上学。同时,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孩子们的读书环境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80后吴婷回忆:“我上小学时,离不开三样东西——步行、棉袄和火盆;我读初中时,也离不开三样东西——自行车、臊子和馒头;读高中时,还是离不开三样东西——生活费、班车和小说。”
  1999年,吴婷在凤县岩湾乡读初中。开学前,父亲花了150元给吴婷买回一辆粉色女式自行车。由于家离学校遥远,吴婷选择了住校,每个周末骑自行车回家,带足一周吃的馒头、臊子和菜。吴婷记得,起初在学校吃饭要交面粉,把面粉兑换成粮票,然后由厨房师傅做成汤面片或干拌面,但是不调任何佐料,盐、醋、臊子、菜都得自己带。为了换换口味,学生都把母亲蒸好的馍背去学校吃。
  周五下午,学校门口成了自行车的海洋,住校生纷纷三五成群地骑车回家,路边有专门给自行车打气的摊点,女同学骑着自行车聊天说笑,男同学则喜欢炫车技。周日下午,母亲把吴婷的背包装满,里面有两个罐头瓶,装着炒好的韭菜或酸菜,以及臊子,还有一些馒头,每月初,母亲还会为女儿准备一袋面粉。下午3点多,吴婷背着背包,把面粉架在自行车后座上,招呼上附近的同学一起去学校,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大约需要50分钟。吴婷说:“其实,当时已经有班车了,但几乎没有同学坐,因为身上的几块钱是买作业本和笔的,不能乱花。”
  “那时,一间宿舍里少则十几人,多则二十几人,女生不分年级打通铺。最期盼的是下课铃声,大伙争先恐后去打饭。”吴婷说,同学们把搪瓷碗放在桌仓里,铃声一响,老师刚出教室门,男生个个变成了百米冲刺健将,冲向饭堂打饭,打回面条后,调上臊子、盐和醋,就着馒头,美滋滋地开吃。
  后来,学校为减少学生的麻烦,用钱购饭票,面条也是调好的,不需要带面粉、菜和臊子了。但大伙还是从家里带馍,不过,那时吴婷背包里的馒头已经变成花卷、包子、核桃饼。初中毕业后,吴婷把自行车送给了同村的小学妹。如今,已为人母的吴婷开车送孩子去上学,看着一辆辆送娃上学的轿车,感慨道:“变化真大!”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