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本市新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工商行政管理
第07版:教育周刊
第08版:体育周刊
第09版:健康养生•广告
第10版:专题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社会新闻•专题
标题导航
|
儿时看电影
感受出行
黑板的变化
村里的小学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感受出行
杨帆
上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渭
河岸边的一个村子,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村庄通往外面的道路全是黄土路,平时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那时候,村里人外出办事,主要靠步行,出行不便的老人,或者急需送医的病人,只能借助人力架子车。
“包产到户”后,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自行车对于有了余钱的农村人来说不再是一种奢望。乡村青年谈恋爱,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成为流行一时的“三大件”。
上世纪80年代末,我考上了离家30多里路的岐山县益店高中。那时乡村尚未通班车,我们村的学生要走过几个村庄,然后向北直行到西宝北线大营路口,才能搭上为数不多的客车。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我每周上学坐车,对于周末必须回家背馍充饥的我来说,实在不方便。父母一商量,咬着牙用省吃俭用攒下的200元钱,给我买了一辆飞鸽牌加重自行车。在那个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年代,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一个周末的下午,眼看去学校的时间一点点临近,可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吸饱了雨水的乡村土路泥泞不堪,自行车更是寸步难行。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我急得偷偷抹泪。爸爸比我还急,他急中生智,让我背起馍口袋,打上雨伞,他自己披张塑料布,将自行车扛上肩头,带着我走进雨中。灰蒙蒙的雨雾中,泥泞的村路上,自行车在父亲的肩上一晃一晃,雨水顺着父亲的袖口灌进去,还没到公路边,父亲周身就湿透了。那一幕车“骑”人的场景,至今难忘。
自行车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也带给我很多快乐。高中三年,在学校灶上吃饭要用粮票。隔两三个月,我就用家里的长条布口袋,装上三四十斤麦子,用自行车驮到益店粮站换成粮票。自行车驮粮袋子并不轻松,下坡路还好一点,拉紧车闸慢慢溜下去,上坡路可就不轻松了,前轻后重,要用手使劲压着车头,还得用力向前推,上一个坡就累得我气喘吁吁。同路的同学看见了就赶过来帮忙,一手掀着自己的自行车,一手帮我推。大家有说有笑,一路前行,忘记了辛苦。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村里人渐渐富裕起来。一些脑筋灵活的人,瞅准村里人出行难的现实,干起了载客赚钱的生意。买一辆三轮车,用彩条布做车篷挡风遮雨,车厢的左右两边固定着手掌宽的木板,里面再放几个小木凳,转乡串村接送客人。那些年,三轮车在乡村里到处跑,急于外出的人,花两三块钱坐三轮车,到可以搭上班车的公路口,方便了乡亲们的出行。这种载人的三轮车,在乡村流行了不到十年就被淘汰了。
进入21世纪,在建设新农村的热潮中,家乡周围的主干道路基本都进行了硬化,铺上柏油,路两旁栽上了柏树、杨树、梧桐等。随后县上开通了通村班车。从村口坐上客车可以直达蔡家坡,去县城则要在中途的大营村或者曹交陵村倒一次车。当时,我在渭河南边上班,每周一早上六点在村口坐上班车,到蔡家坡倒一次车,就能准时到达单位。班车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农村人的出行,外出务工、做生意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他们铺盖一背,跨上客车走州过县,打工挣钱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滋润。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客车遍及农村。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不同的代步车,逢年过节,水泥硬化的村道上,停满了各种颜色的车。走亲访友的农人都是车进车出,宽阔平坦的公路上是来往不断的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成为新农村的一道靓丽景观,这也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和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