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时事•广告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文化周刊
第11版:文化周刊
第12版:专题
标题导航
|
磨坊的记忆
我和爸爸打电话
架子车
水的变奏曲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磨坊的记忆
于萍
国庆节假期带孩子回老家,到村口刚一下车,我老远就看见了那块醒目的红色招牌——××面粉厂,看来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时代虽然不同了,但父亲在执着和坚守中,让曾经的老磨坊焕发出了新的光彩,那些关于磨坊的记忆刹那间充盈了我的心田。
我的家乡岐山县杜城村地处箭括岭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小麦的独特品质,这里盛产的小麦面粉在古代一直是朝廷的贡品。臊子面、锅盔、搅团、面皮……几乎每一样美食都离不开小麦面粉。
上世纪70年代,生产队有一盘石磨。每次磨面时,饥肠辘辘的我和其他小伙伴就恭敬地候在一旁,像是在等待着一场饕餮盛宴。等大人们磨完面粉后,孩子们会一窝蜂地涌上去,争抢磨眼里残留的麸皮,用手掬着吃。
上世纪80年代,磨面在老辈人心目中是不容小觑的大事,整个过程极具仪式感。磨面那天,奶奶总要早起和母亲一起将小麦倒进大铁盆里,用清水淘洗几遍,在阳光下晾晒,然后装进麻纱袋,用架子车拉到几里外的西庄磨坊。西庄磨坊的磨先进了许多,机械化的电磨子代替了人力石磨,省时省力。有时磨面的人较多,母亲往往要从早到晚排队等候。
1993年,父亲琢磨着在家门口开一家磨坊,他拿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微薄积蓄,加上亲戚朋友的资助,在村口盖起了几间房。父亲多次去省城考察,引进安装了当时最时兴的电磨子。麦子自动上料,细白的面粉犹如一股瀑布倾泻而下,原本费心耗时的磨面变得方便快捷了,面粉的质量也更加上乘。父亲为人乐善好施,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拉着小麦来我家的磨坊磨面,伴随着电磨子的轰鸣声,家里的生活也慢慢好转。
1997年,我在益店高中上学。每个周末,我都要回家背馍。母亲给我烙的锅盔,粉白细发,火色均匀,麦香浓郁,惹得同学垂涎。在那段艰辛而又难忘的岁月里,是父亲的磨坊带给了全家人简单而又朴素的幸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红火了起来。
2000年前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的青壮年陆续进城打工了,村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父亲的磨坊也渐渐褪去了昔日的光芒,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05年,随着弟弟在省城求学就业,父亲离开世代居住的村庄,在城里开了一家岐山面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弹指一挥间,十年的时光就这样悄然而过。
2016年,花甲之年的父亲做出了一个让所有家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回老家。我们原以为,辛劳了一生的父亲终于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我们想错了。父亲在母亲的陪伴下回到村里,他修葺了磨坊,要做放心面粉。父亲说,在城里待了多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们不再愁吃穿了,但想吃一口没有添加剂的面粉却变难了。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亲,要把全麦面粉做成良心粉,让人们吃得更放心。他改进了磨面机设备,申领了营业执照,注册了食品专用商标,继续用传统方式加工面粉,小小的磨坊一下子升级成了小型面粉加工厂。父亲也再次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回乡创业的典范。
乡村的磨坊不仅仅是父亲一生坚守的事业,更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