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政法专刊
第06版:金融之窗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健康养生
第09版:公益广告
第10版:广而告之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记忆中的石碾子
怀念露天电影
秦商史话
红船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红船
■黄亚洲/著
车轮在响,有人轰然叫好,有人点头应和,有人茫然失色。其实对这个问题,毛泽东自己也没有想透,一省建国,是无奈中的一条思路。全国黑暗,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总建设一时还看不到头绪,那就不如索性去谋二十七个省的分建设。等他个十年二十年,各省的分建设都搞好了,再搞彻底的总革命,共同建设一个大中国。这是一条十分大胆也是十分冒险的革命思路,毛泽东一旦进入这个思路,就越想越觉得可行。他不管别人怎么想,不管“湘人自治”或者“湘区立国”,他都认为有理,虽然这种设想听起来很有点骇人。
毛泽东当晚又开始这么想,他坐在车厢的木条椅子上摇摇晃晃想着的时候,就睡着了。梦里,又有一条黑红相间的鱼向他游来,瞪着他,一动不动。毛泽东看着这条鱼,琢磨着它是不是正处于一种跳龙门之前的紧张状态。他想伸手去抓它,却怎么也抓不住,那鱼总是在他三尺远的地方盯着他,善解人意的样子。车轮“哐当哐当”,对整个驱张团北上之旅是一种无休无止的伴奏。毛泽东越睡越沉,直至睡得梦也没了,鱼也消逝了。
北京北长街的福佑寺,是一处几近荒废的喇嘛庙,大殿内外,皆是残垣破壁。但是由于四十几位摩拳擦掌的湖南志士的安营扎寨,福佑寺顿然有了生气。
大殿里开始了热热闹闹的打扫。
“请问毛团长,”一位兼管废庙的老年喇嘛开始同毛泽东谈论租金,这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贵团欲租用几个月?”
毛泽东哈哈大笑:“几个月?师父差矣,我们至多租十天便可返湘!明日,我们就去总统府请愿,兴许后天大总统便下令罢免张敬尧,交付国民审判,如此,三天便可退租!”老喇嘛摇摇头。
“不相信?”毛泽东双手叉腰。
“看来毛团长是个讲理的人。”
“湖南百姓个个都是讲理的人。”
“毛团长知否,一个国家最不讲理的地方,是在哪里?”
“依师父说,是哪里?”
“就是京城。”
毛泽东想,喇嘛说得一针见血,道理很对,于是改了口,豪爽地说:“那我就预交半个月租金!半个月之后,我这位团长大人绝不再住在释迦牟尼佛住过的地方了。”
香案上都是灰,莲座也是空的,曾经的释迦牟尼佛像不知哪里去了。
当然,二十七岁的毛泽东还是把事情估计得太乐观了,六十四岁的徐世昌大总统自有他自己的逻辑,并不给毛泽东十天,也不给他半个月。徐世昌当天从报纸上见到一个名为“驱张团”的团体来到北京,便冷笑了一声。他知道这些人会给京城带来一些麻烦,但是想想这些毛孩子,却也有些可怜。湖南张家四兄弟的铁腕,他是知道一二的,他们手太辣,迟早会在湘地闹出点事来。
第二日,果有承宣官来报,新华门外,皆是湘音。纷纷闹闹的人群中还夹着几只镁光灯,显然是北京报馆的好事之徒混杂于其间。
中南海积雪很厚,徐世昌裹起裘皮大衣漫步于松柏之间。他这几天一直觉得关节僵硬,不出屋活动活动怕是不行。但是要出新华门见人,尤其是见“暴民”,那是不可能的。
他哼着鼻音,对承宣官说:“调兵遣将之笔,向是总统所摄,这些湖南百姓,今日真的是想来握我徐世昌这支笔?”
“禀大总统,新华门外闹事‘刁民’仅有四十余人。”
“哪只手敢伸,就打哪只手。这年头,个个都如孙猴子投胎似的,闹事闹出精来了!什么驱张团,倘若每个省都来一个团,这中南海还守得住?”
毛泽东组织的这次新华门请愿,果然又无果而终。虽然没有了张敬汤野蛮的马队,但是新华门军警的呵斥和推搡也是不留情面的。毛泽东在退走的时候,后腰上又被揍了一枪托,生疼生疼,而无牙的女团员石花则重重挨了一脚,“扑通”一声,倒在地上哇哇大哭。
毛泽东捂着自己的后腰,使劲搀起石花。他灰衫的袖口沾上了一抹一抹的血。这位姑娘的后脑勺被新华门外坚硬的砖地磕破了,一绺头发被血粘成了湿乎乎的一块。
回到瓦檐破败的福佑寺,毛泽东吩咐煮稀饭。饭热之后,他舀了一碗,亲自端着,送到神座后侧的铺位上,一勺一勺地喂这位可怜的姑娘。“还痛不痛?”毛泽东问。
石花摇头。
大殿里,有人烧大锅,有人睡大觉,有人嘴里咒骂不停,有人来回踱步不止。大家情绪都不高。
身穿紫红色破衣的老喇嘛踱到毛泽东身边,赔着笑说:“毛团长,依老衲看,您还是先交一个月的租金吧?”
毛泽东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却突然眼睛一亮。一个穿着碎花小棉袄的姑娘出现在殿外的石阶上,四处张望。
“开慧!”毛泽东拔脚奔过去,“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杨开慧没有进殿,站在冬日的太阳里,朝他笑。
毛泽东有些内疚,好不容易到了北京,没有先去恩师杨昌济那里报到,却先向总统府报到了。
杨开慧告诉毛泽东,她父亲病重了,住进了一家德国医院。“润之,去一趟医院吧,医院可不会给你一枪托的。”她后来这样对他说。(连载36)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