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本期发布:
70后大白兔奶糖真香甜
本报记者巨侃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长大的70后,从零食这方面来说要比60后幸福得多!60后小时候还没有消费的概念,当然那时也没多少东西可消费。70后的孩子,改革开放初期正值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不仅有零食吃,还能买小人书、看电影。
  1974年出生的“东航”说,各种各样的糖类食品,占满了他童年的记忆:“我们的零花钱,差不多有三分之二都是用来买东西吃,当时零食很便宜,比如糖一分钱一块,盐花生二分钱一小袋,冰棍五分钱两根,棉花糖五分钱一团。随着政策的放松,做小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学校周边的小商铺最开始只有一家,毕业时就发展到了四家。”
  “东航”印象最深的零食有“叮叮糖”“麦芽糖”“变色糖”和大白兔奶糖。“叮叮糖”学名白麻糖,是浓缩、扯白的麦芽糖。小贩将白麻糖打碎成小块卖给客人,敲白麻糖时发出的声音“叮叮”作响,“叮叮糖”成为人们对白麻糖的爱称。儿时的“东航”若闻其声,必见其糖。印象中是一个挑着箩筐的小贩满大院转悠,手里拿着一对小铁疙瘩,互相一碰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边走边招揽人,孩子们闻声就围过来了。白白的块状麦芽糖上面撒着黑芝麻,每当看到卖糖的小贩用小锤敲落一块“叮叮糖”,“东航”就咽一下口水;等到所有的“叮叮糖”用纸包好,他便视若珍宝地捧在手心,跑回家去慢慢品尝。
  “东航”说:“还有两个棒子转来转去的麦芽糖,我们叫‘绞糖稀’:两根小棍,卷上黄色透明的糖稀拿在手上,一毛钱一团,绞一绞、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再有一种比较罕见的变色糖,我记得1985年左右的时候,售价两毛钱一颗,算是很贵了。我们建厂局大院供应站有卖,小朋友把它含在嘴里,时不时伸出舌头,糖竟然变色了!我没吃过那玩意儿,看隔壁的虎子吃,觉得很有趣!”
  1971年出生的“伟伟”说他小时候为吃糖,曾把“宝塔糖”当糖吃:“所谓‘宝塔糖’,实际上是一种顶部尖尖、带花纹像宝塔状的小儿打虫药,但入口是甜的。那时我家楼下有个门市部,一分钱一块的水果糖我都没钱买,有一次趁父母不在,我偷偷地把家里的‘宝塔糖’吃了不少,结果吃坏了肚子……”
  “大白兔奶糖也很受小伙伴们的欢迎,白白的圆柱状奶糖,味道香甜,糖纸上有一只圆乎乎的大白兔。”1973年出生的“黎琼”感言:“其实孩子们的快乐是最简单的,就像卖糖的小贩用两个铁疙瘩就敲出了我们童年最期盼的声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