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孝勤善为先家和万事兴
◎李亚平

  歌曲唱得好:“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老人健康,青年上进,孩童懂事,这可能是中国人心目中最美好的一幅家庭画卷。一家人要和睦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存孝心,身勤奋,语友善。没有孝,家庭就会不安;没有勤,家庭就会败落;没有善,家庭就会心散。
  孝。我读书时曾看到过一个小故事:古代有个孝子叫韩伯愈,他犯错时,母亲总是严厉地教导他,有时还会打他。待他长大成人后,犯错时,母亲依然会这样教训他。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突然放声大哭,母亲很惊讶,几十年来打他从未哭过,于是就问:“为什么要哭?”伯愈回答说:“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间愈来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
  这个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而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却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之本,孝为万德之首,在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文化里,任何道德缺失都可以追溯到孝心。
  父母作为一个家庭的主体,他们用无私的爱养育了下一代,用宽厚的肩膀支撑着家庭的重任,用辛劳的双手操持着繁琐的家务。我们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很少想到回报父母,甚至把父母的这种关爱当作理所当然。子女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是每一位老人晚年生活的美好愿景,而有的家庭却“子欲养而亲不在”,让人悲凉、懊恼,追悔莫及。
  很多年轻人把孝当成一种负担,其实只要做好身边的小事,就是最大的孝顺。平日里嘘寒问暖的电话,空闲时间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孝。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你处于学生阶段,每天与父母朝夕相伴的时间可能还没有与老师、与作业在一起的时间多;如果你已经步入工作岗位,那么你之后的生活中,能与父母见面的时间可能一年只有几天,一生也不过数月,不要把尽孝当作一种负担,而要把它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要把尽孝当作一句空话,而要把它落实在生活的点滴里。
  父母对儿女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儿女对父母尽孝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也许是一处住宅,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颗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勤。勤奋是人生第一要义。自古以来,一个人勤可以润身,一个家勤可以兴旺。个人的成功,家庭的幸福都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世间美好的东西或苦苦追求的东西无不是需要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人要想过踏实、安稳、祥和的生活,必须要勤劳。如果一个人养成懒惰的习惯,更多的缺点和毛病就会接踵而至。许多人抱怨社会不公,恨自己生不逢时,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消磨意志,不努力而自暴自弃,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勤奋和努力是可以改变自己与家庭命运的,勤奋一点,努力一点,收获的就多一点。
  生活中要有一双勤劳的手,只有勤劳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才能得到生活的保障,家庭也才能兴旺不衰。如果一个家庭懒惰懈怠,即使坐拥金山银山也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发现了著名的“首因效应”,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家人之间虽然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首因效应”同样起作用。回家,是与家人的“再一次见面”,这一面决定了家人如何判断你这一天的状态,并且在接下来的整个晚上,这个判断都会在脑海里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在单位里,你示人以微笑,会带给大家舒心和友好,若示人以冷面,则会让人觉得不安和冷漠。以温柔、宽厚之心待人,让自己与他人感到快乐,才是生活之道。
  当然,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尤其是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要相互体谅,而不是指责。家庭要祥和兴旺也需要家人间彼此体谅。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宽容留给了别人,反而把最伤人的话留给了自己最亲的人。让我们对每一个家人都好一些,回家时的一个笑容,就是带给家人最好的礼物,也是对家人最温馨的问候。家是一块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理解,收获了宽容,种下了体谅,收获了和谐;而种下挑剔,就会长出埋怨,种下指责,也就长出祸根。
  家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一个温馨的港湾,是我们安放脆弱和无助的避风港,是我们前行时身后最强大的力量。
  (作者系宝鸡金山电子设备厂职工)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