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政法专刊
第06版:西秦视点
第07版:特稿
第08版:金融之窗
第09版:专题•广告
第10版:综合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家居专刊
标题导航
|
来自泥土的惊艳
又闻醋香
秦商史话
红船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商史话
■章学锋/著
这座横亘于中国大陆东西的山岭,自古就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上的秦岭西起甘肃洮河与白龙江上游的南山,东到安徽淮河以南的淮阳山山脉;狭义的秦岭则西起嘉陵江、东接伏牛山,全长1500公里,南北宽200公里。秦岭不仅森林茂盛,还有很多适合人类居住的山间平地或小盆地,今天陕西的凤县、商州、洛南、丹凤等县区就处在这些地方。早在汉代,秦岭就被称为“天下之大阻”。到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就发出过这样的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元明清时期,陕西和四川有了更密切的关系:元代设立湖广行省(含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贵州的一部分),明代则在广东、广西和湖广三地设立布政司,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则在四川和湖广设立川湖总督。顺治十年(1653),清廷设立川陕总督。后来,四川巡抚张德地奏议,朝廷应偏重湖广。康熙二十年(1681),朝廷恢复设立川陕总督一职。康熙五十七年(1718)实行川陕分治,此后雍正和乾隆执政期间,川陕则实行合治。随着大批湖广移民的到来,精明的秦商透过秦岭看到了四川盆地前所未有的商机。
早在明代西北边境的茶马交易中,秦商就大规模地贩运陕西紫阳茶和四川保宁茶到川藏边地,其中每年向藏区所贩运的“五属边茶”就不少于4500万斤。而食盐贸易,则更为陕西商人提供了无比丰厚的利润。明朝是一个实行低赋税的王朝,盐业开中制使得就边屯商的陕西商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把控着两淮和两浙盐场。1492年,淮安籍的户部尚书叶淇在很多安徽商人的鼓动下,推行了以纳银换取盐引来取代到边区纳粮换取盐引的办法,拉开了白银作为国家主要货币的序幕。1506年屯田纳粮开始以纳银来计算了,在这种政策逼迫下,许多原本在江淮经商的陕西盐商,加入“秦人填四川”的移民潮,放弃淮浙市场转场到了巴蜀地区,以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将四川盐业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明清时期,下川经营的秦商几乎遍布陕西各地。除了户县、周至、咸阳、蓝田等西安周边县外,关中道上的华阴、朝邑(今大荔)、富平,以及陕北的榆林、肤施(今延安),陕南的安康、汉中等地都有商人下川。以至于当时川北各县几乎全都是陕西人,有的秦商还与川民交错杂居,甚至结成姻缘。对此,清代《成都竹枝词》中是这样记载的:
大姨嫁陕二姨苏,
大嫂江西二嫂湖。
戚友相逢问原籍,
现无十世老成都。
儒雅,是秦商和其他兄弟省份商人最大的不同。陕西自古就是文化昌明之地,儒家的义理、心性思想,道家的法统思想以及释家的善念思想,经千百年传播早已在三秦大地上深得人心。到了明清时期,除儒释道三教外,影响陕西人心性的是更加强调天理的关学,主张用“上天之理”来约束人的思想和行动。在这种文化意识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秦商,他们并不以挣钱为经商的唯一目的,他们心胸中涌动更多的是怎样通过在商业的打拼,来改变自己甚至是家族的命运,以此来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所以,很多秦商是通过社学、义学和私塾来完成自己最初的知识启蒙。社学中的“社”有点类似于如今社区的含义,元代规定每五十户为一社,设学校一所,孩子在这所学校接受知识就是社学。义学则是专门针对寒门子弟的一种学习途径,他们可以在好心人的资助下,享受到一定的伙食补助,以方便完成学业。私塾,则是古代中国孩子接受教育最传统的一种途径,教书的先生通常在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教学场所,向年幼的孩子传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知识和儒家礼仪。正是得益于这些文化传承方式潜移默化的作用,年幼的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识文断字和认数计算,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先生那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秦人的思维、秦人的秉性等等,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他们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秦商爱读书这不是新鲜事,他们从小就在私塾里跟着先生识文断字,很多秦商的办公区都备有文房四宝。因为爱读书,而喜欢上了藏书的秦商,大概可以算作新鲜事一桩。因为喜欢藏书,居然变卖世代经营的产业,全身心投入到藏书、刻书的文献行业中去,则绝对是一桩百年难遇的新鲜事。陕西的严家父子,就是这样的人物。
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最繁华的商业街春熙路附近,标牌为“和平街16号”的是四川省图书馆。该馆宿舍内有一栋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楼上篆刻有两个斑驳的隶书大字——书库。掩盖不住的岁月沧桑,从墙角有些风化了的浮雕和屋顶残破的青砖灰瓦中泄了出来。在这片成都最喧嚣的商业街区,这栋小楼无疑是个“另类”。100多年前,这栋小楼是全天下读书人所向往的文化圣殿,它就是著名的贲园书库,曾以30万卷藏书和大量的珍善孤本而闻名海内外。即便是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宁波天一阁相比,贲园的价值和地位也不相上下。
贲园的创立者严雁峰,是陕西渭南孝义人。在科举八股取士面前,从小就特别爱读书的严雁峰,参加乡试意外地名落孙山。严雁峰的祖上三代,都是陕西有名的盐商。清雍正年间,严家加入下川秦商大军的行列,成都遂成为严家新主场。落榜的严雁峰,被安排去尊经书院(今四川大学前身)读书。毕业后,严雁峰就别无选择地继承了家业。
虽然祖上三代在四川从事盐业生意,但严雁峰这个年轻的掌门人,认为不能把人生的目标锁定在聚集钱财这一件事情上。他立志要“遍游南北,搜求奇书古籍”,全力收藏各类流散在民间的古籍善本。
(连载51)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