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廉政广角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西秦视点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专题
第08版:广而告之
第09版:文化
第10版:公益广告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今日高新
标题导航
|
市图书馆万页剪报展新中国发展历程
窦恩科编写科普图书出版
读书,就是点亮一盏明灯
靠山吃山
秦商史话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读书,就是点亮一盏明灯
◎杨萍
当我安心于每个夜晚,在乳白色的灯光下读书时,我才逐渐清醒,并且越来越感觉有种踏实富足的宁静,像一团微微闪烁的火,在内心蔓延。
年幼时,接触的是风靡于那个时代的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隋唐演义》等,它们吸引我的不仅是那些简单明了的文字、工笔优美的图画、栩栩如生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使我对那个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时,读三毛,读琼瑶,读金庸,但买书的同学并不多,一本书被大家用最快的速度相互借阅。那个时候向往流浪、向往爱情、向往天上地下的生活,懵懂之中,把自己交给书里那些唯美虚幻的世界。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窗外的风,拉着长长的号角,这号角并不是悠扬的,而是忽高忽低,吹在玻璃上发出呼啦呼啦的声音,像一个人急急忙忙地在拍打。晚上蒙上厚厚的被子,打着手电筒,一边跟着书里的人笑着哭着,一边提防被母亲发现。漫长的冬夜因为有书看,便不觉得时间有多么苛刻和冷寂。现在想起来,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
我的三姑,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每年暑假我都会去她家住上一段时间。她家里并不大的书柜里有许多现代文学大家如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的作品,但那个时候我看书并不是很认真,只是拿来消遣,并没有从中真正领悟到文学的魅力。后来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单位放假,面临失业又不断找工作,浑浑噩噩许多年,读书的事情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只是看些生活家庭类的杂志,力求活得简单精致。但夜深人静时,想着自己每天遗失的时光,仿佛站在路的一端,一眼看到了自己苍白暗淡的人生尽头,一种不可言说的情愫在心里流动,却无法找到释放的出口。
每个遇见都是缘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牵引着你,让你走出重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省作协一位老师的讲座,又认识了一群喜爱读书写文章的人。在大家的感染下,我也尝试把笔尖伸向自己的生活,从我最熟悉的事情开始记录,但现实情况很快让我不安。我的笔尖过于生涩,面对庞杂的事物,根本不备直抒胸臆的能力,缺少文学的内涵和美学的构建,最多只是微弱的自艾自怜。我终于明白,想要下笔如潺潺流水,自己的心中就要有一片湖泊。而只有阅读,才能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和对生命的感悟力。我从最初接受的书本读起,从《唐诗宋词三百首》读起。中国古老文明的巨幕被拉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钟声客船、梧桐细雨、小楼东风……沉迷于古诗词的磅礴与凄美中,很多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仿佛只要读出声,便可与诗人互换角色,进入诗人笔下的意境,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和体会作者的情感。诗人身上的风骨,映射出的精神指向令我如高山仰止,我常常想象着他们在广袤的土地上留下孤单的身影,举着酒杯对着被云层遮住的月光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然而阅读的路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轻松。有时候它像一个人急于求成反而缓滞一样。一是在选择上,面对浩瀚如烟的书籍,会有不知所措地惶恐,读经典是必需的,但即便这样,经典的书籍有那么多,国内的、国外的、远古的、现代的,有时候过于贪婪,总想用最短的时间阅读最多的书,这种贪婪造成的阅读只能是囫囵吞枣,只读了故事,并没读懂它所包含的思想和精神,用通俗的比喻来讲,相当于只吃了人参果,没尝到果子的味道。二是因为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对世界的认知不够,对晦涩难懂的书籍缺少一种持久耐心的阅读。我记忆最深的是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每次要从前面读起,如此反复了好久,书中那魔幻荒诞的色彩、文字叙述上独特的手法,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令我无法顺利阅读,我好像掉进黑色的海里,身边是黑色的鱼,成千上万的鱼密集地游动,令我窒息,以至于到最后不得不中止。
读书是急不得的事。随着阅读的积累,似乎在生命深处获得了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没有具体的范围与轮廓,但又分明能感觉到自己的世界被一点点拓宽。天空的蓝映衬了大地的辽阔,树叶喊出变换的季节,原来忽明忽暗的事物逐渐清晰,纹路愈加清亮。描写人性及人间冷暖的文字,常常使我感叹作者对社会的洞察之细、用笔之美、用情之深,不论其特点是简单朴素还是浓稠绵密。
当我能够从阅读中体会到人世的复杂深厚、人生的艰难不易,读出人性的纯真与善美、读出一本书里蕴含的美学意义时,那种感觉如同是在黑暗包围的森林里寻找发光的物体,有种秘而不宣的渴望与兴奋,既要保持清醒独立,又要其感性与理性同在。当然,去伪存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必须认真去读,这样的发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红楼梦》里不只有四大家族的衰败和在怡红院里吟诗作画儿女情长,它是一部女性美的诗史,“好了歌”唱出了曹雪芹的精神世界。《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在于过分依赖爱情,受到庸俗浪漫主义的误导。苔丝因为对爱的忠贞而选择了毁灭……通过读书,我陷入一种心甘情愿的孤独中,也渐渐地寻找到与自己内心能够匹配的书。它们被我长年放置于床头,不会因为印刷不够精良、书页变得陈旧而被束之高阁,在我伸手即能够到的地方,它们连同落在上面的时光一起,成为我反复咀嚼的对象。
夜晚到来,随便拿起一本,随便翻到一页,便可以很快进入角色,一头扎进去。尽管我的阅读才只是开始,不具备广而深的意义,甚至是肤浅的,但我喜欢这种感觉,那就是从阅读中获取一些我一生都无法接近的事物,人生的疆域被拓宽,我与书中的万物一起奔跑、歌唱、流泪,快乐与忧伤并存;我与那些密密麻麻的方块字所表述的意思产生契合与共鸣,这种契合与共鸣散发着一种温暖又明亮的微火,传递出生命必须勇敢的力量。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