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西秦视点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综合
第08版:专题
第09版:广而告之
第10版:金融之窗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重游鸡峰山水库
心之安处是故乡
铁路情思
秦商史话
靠山吃山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商史话
■章学锋/著
八百里秦川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由于日照充足、秋雨稀少,土地里繁衍着的雌性因子非常活跃。农民们在日复一日的耕作中,渐渐掌握了棉花这个新伙计的习性。秋天的关中平原,到处一派丰收景象,土地散发出一种让人亲切的味道。那些绽放着的白色花朵,被收放在驴拉车的大筐里。赶驴人唱的韵味十足的秦腔,久久地回响在广阔的天地间。这样朴素而高远的画面,至今仍在关中随处可见。美中不足的是,陕西地处西北,气温较高,纺纱织布很容易断头,严重影响到陕西棉布的商品质量。为化被动为主动,精明的陕西商人就把收集到的棉花贩运到气候温润的杭州、苏州、松江、嘉兴等地生产,再将生产好了的棉布贩运回来,以满足北方市场对棉布的大量需求。整个明朝的200多年间,陕西商人浩浩荡荡的“北棉下江南,南布上西北”远销团,成为跳动在京杭大运河上最活跃的音符。
位于西北内陆的陕西,有那么大的棉布市场需求吗?秦商辛苦运来的棉布,都到哪里去了?这些棉布,主要做成了西北边境士兵的军服。为防止边境少数民族侵犯中原,明朝派20万大军驻扎在西北边境。这些官军每人每年至少要有春秋服装各两套,合起来的数字就大得惊人,这么多的布匹,朝廷集中采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只好委托商人代劳了。在陕西的边境线外,长期以来生活着大量的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同胞,受条件所限,他们从出生就一年四季穿着皮革质地的服饰,他们当然渴望用马匹去换中原棉布,做成暖和柔软的民族服装穿在身上。那么,他们有多少人呢?仅蒙古族一个民族各部落的人口就有30万之多,他们每年大约需要棉布四五十万匹。这些棉布,当成财政税收征集到了国库里。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规定民众种植桑麻棉的同时,特别补充了一句“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此后,明朝颁布了全国实行棉布征收的“地亩市”,把棉布作为国家财政的一种实物税收。在这项国家政策面前,那些因各种原因没有种植桑麻棉的民众,就只好自掏腰包从商人手中买布匹来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了。
棉花不仅在关中地区大规模地种植,也在陕南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据记载,商州“植棉者渐广”,镇安“南北东三乡多种棉”,清嘉庆时汉中“秋收之时,白英浦畦”,石泉“两河之人多种之,故较裕于他乡”。在《旬阳县志》中,还记载有一首反映当时从湖广移民到陕西的农家女,在当地种棉织布生活的《竹枝词》。词曰:
洵河大半楚人家,
夜夜篝灯纺手车。
宝庆儿女夸手段,
来年多种木棉花。
秦商将由江南运来的原始棉布,从陕南的商州龙驹寨转运到泾阳和三原一带进行深加工。泾阳、三原一带的商业源远流长,秦汉郑国渠和白公渠的相继开通,有力地带动了泾阳、三原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剩余产品交换逐渐频繁,商业贸易行为日趋活跃。到了唐宋时期,地处关中平原的泾阳、三原商品市场繁华一时,交易场所突破“市”和“坊”的限制,壮大到县城的各个街道;除了日市,还有夜市和早市。明清时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为商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两地地形平坦,水利灌溉资源丰富;交通区位发达,水路和陆路都很方便,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网络格局;加之明清两朝推行的种种有助于陕西崛起的经济和政治政策,都客观地促使三原、泾阳两地成为湖南茶、兰州烟,以及甘肃宁夏皮货、药材和布匹等商品的西北加工与运销总源头,商业盛景有诗为证:
过客如云集,
佳人拾翠来;
有村尽竹树,
无处非楼台。
这些天时地利的条件,使泾阳、三原成为明清数百年间秦地商业异军突起的绝佳区域代表。发家致富了的秦商,往往一人富裕后带动全家富裕,一个家庭的富裕再带动一个家族的富裕,一个家族的富裕继而带动整个乡里的富裕。泾阳、三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泾阳帮”的源头,被赞誉为“中国西部华尔街”。以至于到了民国初年,民间甚至出现了“宁要泾三原,不要西安城”的说法。
那些来自江南的棉布,集中在西北地区棉布加工中心的泾阳、三原,它们在这里被加工整染,然后改装成适合客户运送的款式,沿着渭河边走向辽阔的西北大地。这种长期、大规模的棉布吞吐量,使得泾阳、三原成为各地布商和卷布技师心中的财富圣地。县城街道上的布庄、布行更是多得数不胜数,甚至连三原县城隍庙附近的一条街道,因居住的山西卷布技师明显多于本地居民,而被改名为“山西街”。很多人都从这看似不起眼、实则利润丰厚的棉布加工中发了财,有些还成为名动一时的全国布匹大商人。其中最有名的,则要数泾阳王桥“大簸箕柏家”了。从事布匹贸易的“大簸箕柏家”,在江南主要产布的市镇上都有商号,其名下的门店、当铺、票号遍布苏州、上海、武汉等地,甚至还漂洋过海到日本开了柏家的分店。(连载43)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