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让孩子们这样爱上传统文化
◎高淑萍
    孩子们观看泥塑制作。

    孩子们学习年画制作技艺。

  如何引导孩子们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通过参观、游览、亲身体验,了解和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真正爱上传统文化。
  前不久,由壹基金和西建集团共同出资创办的儿童服务站(设在市区宏文路西建康城小区)组织20多名孩子及家长,在站长成宝琴和几名义工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凤翔泥塑村参观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到干净整洁、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的六营村,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不够用了。当地很有名气的泥塑传承人胡小红老师当起了孩子们的“导游”。
  她介绍了凤翔泥塑的历史:凤翔泥塑源于汉唐,盛于宋元,历史悠久,其造型、工艺、线描手法代代相传,不断创新完善,久而久之便成了今天的彩绘泥塑。活灵活现的雍州泥人堪称一绝,栩栩如生的陕西十大怪作品更是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好奇的孩子们纷纷向老师提问,这泥是普通的泥吗?“当然不是,这是黏度很高的观音土,没有杂质,掺些棉花,就可捏成作品原型了。”老师认真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参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年画时,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木版年画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还进行了现场制作演示,给大家介绍了门神的来历。听了老师的介绍,孩子们觉得增长了见识。为了体验年画的画法,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技术要点,大家各展才艺,动手画了“增福童子”年画。
  随后,大家来到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胡深家,见到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老人,孩子们向老人问好,并与老人合影留念。胡深的女儿胡小红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泥塑作品。她说,凤翔泥塑有三大类,一是挂件类,一是立体类,还有一类是人物,共有300多个品种。
  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胡小红以泥为原料,手工捏制。孩子们则纷纷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造型。在胡小红的讲解指导下,孩子们又动手在立体的十二生肖之一——虎的头像上用墨勾线和以红绿黄为主色进行凃染。别看这只是用笔勾画、上色,但也是对孩子们耐心、细心、专心度的考验。不少孩子都很有定力,在实践中,体味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认知、体验,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今年11岁的田进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实地参观学习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捏了泥人、画了木版年画,了解了许多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收获特别大。
  (作者系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