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体育新闻
第05版:传统文化特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副刊
第11版:特别策划
第12版:特别策划
标题导航
|
由周文王“寝门视膳”话周人孝道
学校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让孩子们这样爱上传统文化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学校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苏坤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孕育了灿烂、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精神和信念,也是一种价值和追求。“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薪火相传。当下,中小学校在潜心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当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他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我们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并成为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可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一些人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领悟不深、认识肤浅,导致校园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上的浮躁、作秀和表面化。例如,文化氛围成了摆饰,文化活动成了走秀和“噱头”,文化教育成了“补漏”。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能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优秀因素,也有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迂腐因素,一定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有“铁肩担道义,为国育良才”的使命感,让学校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现代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首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和教师要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应成为时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课堂和校园是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可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应景之举,不能仅停留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层面,而要在教书育人的理念上更新,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对于学生,应该让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和教师要优化载体,知行合一。优秀传统文化能否被广大中小学生接受,并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关键在于学校要优化好学习和传承的载体。当前,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已经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因此学校就要依托“部编”版教材,立足课堂主渠道,创设多种方式,进行仪式教育、专题教育、常规教育和活动教育等,做好课程规划,编写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材,并有效融进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社会实践教育中,把优秀传统文化演变为学生可知、可感、可学、可行的鲜活教材,以事启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引人,让学生潜移默化受教育,进而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和教师要构建网络,实践创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学校和教师主导的单打独斗,必须要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三维网络,并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将影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同时,在弘扬和传承的过程中,学校要在方式上、内容上不断创新,绝不可停留在“洗洗脚”“背背诗”“唱唱歌”等肤浅层面,而要在实践中结合校情不断创新,通过改进评价方式等办法,让优秀文化教育在学校立足生根,并焕发出勃勃生机。(作者系宝鸡市高新中学副校长)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