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由周文王“寝门视膳”话周人孝道
◎李沛生
  周文王姓姬,名昌,八百年周王朝的奠基者。他生于岐山,长于岐山,是岐山山水哺育的第一位大圣人。无论周原核心地区的岐山脚下,还是周原其他地区的老百姓,世世代代都能讲出“文王访贤”“文王演易”“文王回西岐”的动人故事。纪念文王的庙宇很多,不但岐山有,周原许多地方也有;祭祀文王的活动,经年累月一直在有序进行,体现了广袤的周原大地,老百姓对周文王的崇敬和热爱。
  流传在岐山的周文王典故,体现了文王的高贵品质,其中被岐山人津津乐道的“寝门视膳”的故事,更是影响深远。虽然讲述的只是一件普通的人伦故事,但事微理大,文王因此被列入中国“千年大孝”的行列,世世代代被人们效法尊崇,文王的高大形象因此愈加丰满。
  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古公亶父由豳地“来朝走马,至于岐下”,依傍著名的岐山山脉,在凤鸣乐和的大周原,开阡陌,筑城池,建邦立国。今天岐山祝家庄杜城村,名字中有个“杜”字,但全村两千多人没有一人姓杜,请教这里的老人,他们也说村名与姓氏没有关系,“杜城”就是周太王定居周原所建的第一个都城的名字。杜城地域宽广,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在今扶风县境内。据说杜城宫室有五道大门,寑门以内是周王生活区。相传,文王父亲王季身体欠佳,不能亲理事务,文王不得不担负着大量内政外交方面的重要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一年四季,无论酷暑严冬,文王给自己定的一条规矩从未违反,就是每日凌晨、中午和晚上,即使再忙,文王都要亲临杜城宫殿寑门,向护理王季的人员,询问父亲身体状况,饭量、情绪等情况。这既表现了他对父亲身体的日夜操心,又展示了他不忍直面父亲,打搅老人正常生活的贴心。如果父亲身体稍有不适,他就抽出时间日夜守在老人身边,亲自品尝饭菜口味,并为老人送汤喂饭、抚胸捶背、暖衣盖被,无微不至地照护着老人,直到老人完全康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道故事——文王“寝门视膳”,事情虽然不惊天动地,但却一直被人们当作尽孝的楷模之举,列在中华千年孝行榜的百孝之首。
  周文王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着他创立的孝道。文王创立的最本初的孝道,其实并不繁琐复杂,也无须豪言壮语,他的孝道就是日夜不间断地操心、体贴、温馨照顾,于细微处见精神。这在平常人看来是小事,却凝聚着真诚的至爱,闪耀着文王倡导德礼的熠熠光芒。周文王在周原的善言孝举,是中华孝文化的一座丰碑,周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孝道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周文王是周代先圣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奠基者。他亲自创立的德礼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导基调,而“孝道”则是德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文王以他自身的实践和理论缔造了中华的孝文化,而周代把中华孝道文化推向中华历史的第一个高峰期。文王的孝道不光是体现在传说中,在其他鸿篇巨著中,也屡屡有所反映,被誉为周代史诗的《诗经》里,也能窥见文王和周人的孝道文化。
  《文王有声》是《诗经·大雅》名篇,据说是文王的儿子周公亲自创作,该诗主要用于宗庙祭祀等王室重大活动中演诵,是周室经典作品。在这首诗里,周公庄严地代文王传言:“我们之所以要建起坚固的城池,我们之所以要建起庄严的宗庙,一点也没有私心,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奉先思孝,这是我们周王的一片诚挚心愿!”这首诗真切地说明,周人的一切重大祭祀活动都是为显示对祖先的一片真诚的孝心。孝道是周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周代社会的主要因子。它是固化亲情的凝固剂,更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重要动力。
  《周颂·闵予小子》中写道:“于乎皇考,永世克孝。”意思是:周室要世世代代,永永远远,牢记先祖恩德,秉承先祖遗训,把奉孝尽孝贯穿始终。这两首诗从无限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两个方面,阐述了周人挚守孝道坚定不移的信念。
  思孝如亲在。周人把祭祀看作国家和民众的头等大事,坚持对逝者长久思念,世代缅怀,诚挚哀悼,是周人恪守孝道的最重要表现形式。《诗经》的《大雅》《颂》中有大量祭祀祖先、布化孝道的作品,以这种受教化面广效宏的形式,传承孝道,是博大精深周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孝立家传国是周人的一大发明,是周代先圣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孝是西周的立国之基,是灭商兴周的一面大旗。周武王接过文王亲授的这面大旗,继续传扬着这种利国利民的上善之举。文王逝世后,武王为了表示对文王尽孝,继续沿用了文王的年号,在事关周室前途命运的伐纣大战中,武王把文王的神祇牌位置于最重要位置,亲自护持,这一大孝之举,是武王短期内能够聚集八百诸侯,形成强大的攻商力量的重要原因。
  周文王缔造和大力推崇的孝道,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之所以长盛不衰,永葆生机,是因为孝道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几千年来,周原人民信守孝道,把奉先思孝当作做人的神圣义务,体现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实与周文王的重祖情怀分不开。周原大地历朝历代所建的多座文王庙宇,都是人们弘扬周人孝道文化的体现。绵绵不绝的祭祀活动,寄托了尊祖爱先的真挚情感。
  德礼传大爱,孝道通四方。“百行孝为先”。孝道文化源自文王,中华孝道传统的第一步是从古老凝重的周原大地迈出的,周原是礼仪之乡,尊老敬老是周原人民的光荣传统,愿我们传承孝道文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前进。
  (作者系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周公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岐山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