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西秦视点
第05版:健康养生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文学周刊
第09版:文学周刊
第10版:文学周刊•连载
第11版:文化
第12版:社会新闻•交警之窗
标题导航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一个新型的“生产队”
路好了,什么都好了
记忆中的井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记忆中的井
◎张瑞敏
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井一点儿也不陌生。倒是城市里的孩子,用惯了自来水,对井的概念模糊,若问:“水从哪里来?”皆答:“水龙头呗。”看着他们疑惑的面部神情,倒后悔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
老家在秦川腹地关中西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井,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后来,由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执行,农业生产活动变得相对分散和独立。为了取用水方便,家家户户在自家院内打起了手压式水井。记得那是1985年,村里给我家重新规划了一处新宅基地,父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人打了一口井,俗名压水井。压水井是将地下水引到地上的一种工具,它构造简单、造价低廉,而且水质优于大口井,不仅可用于生活用水,还可用来灌溉小面积的农田、菜园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自从有了自家的压水井后,我和弟妹特别高兴,天天争着抢着给家里压水。当时我家正好要盖砖瓦房,父亲每天早上6点就把我们喊起床,让我们压水,他提水浸砖。父亲说浸过水的砖品质好,砌出来的墙结实。结果那一年暑假,我和弟弟每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轮流压水,帮父亲浸砖、和水泥灰、搅拌沙子和混凝土等,整整忙了两个月。那时盖房子每天需要的水量很大,工人们急等着用水,我和弟弟一刻也不能闲着,每天频繁用手压水,以至于手腕、胳膊又酸又痛,现在想起来都感觉很累、很辛苦……
记得小时候,总爱去姨妈家走亲戚。姨妈家在塬上,我家在塬下。塬下是机井水浇地,取用水方便,一年两熟,基本旱涝保收;而塬上由于水源稀少,地下水位深,不易打水井,所以一年只种小麦,不种苞谷。往往姨妈家交足公粮后,还能余下很多麦子,而我家就不行了,小麦只够交公粮,余下的寥寥无几,白面馒头很难吃到。所以每次去姨妈家,总能吃上白面馒头和烙油饼。爱去姨妈家,还有一个原因是,姨妈家后院有个辘轳井,井口是青石铺就的井台,布满了青苔,幽幽地显现着岁月的光晕。听姨妈说,这口井很深,大约有三四十丈,用辘轳绞水上来费时间不说,而且还特别沉,所以一个人通常是绞不上来水的,绞水要两个人配合。尤其是夏天,家家户户用水量都很大,那些家里养了猪、牛、羊等牲畜的,更别提了。每天从早到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附近的人几乎都来绞水,人多得就像赶集一样热闹。大家坐在树底下一边乘凉,一边拉家常,谈论收成、遐想未来,风清水凉,很是惬意。
现在,每当有人提起辘轳,我的脑海里就立刻浮现出少年时代和姨妈一起手摇辘轳打水的情景,耳边也似乎响起了《辘轳·女人和井》那首悠悠的歌曲。
回忆酸酸甜甜,总是让人无奈和伤感。那时候,塬上的人们为了生存,为了水,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坎坷不平的事情。后来我进城参加工作,好几年都没空去姨妈家走亲戚。而今偶尔去上一回,让人不禁大吃一惊。
展现在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笔直宽敞的柏油路,路旁那些婀娜多姿的柳树,以及树下通向远方的水泥砌渠,无不勾起我的回忆。通村公路直达家门口,很方便。随便你走进哪家院子,第一眼看见的便是水池子。不仅如此,楼房也盖起来了,厨房也接上了水龙头,家家户户楼房顶上还架起了太阳能,真正实现了“生活用水到灶头、生产用水到地头、生态用水到村头”。
不仅是水,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小解放卡车等一系列现代化设备都走进了普通农户,就连城里人用的天然气也终于进村入户了,真是今非昔比!农村人的日子真是一天天好起来了,还是党的政策好!再看看姨妈,那苍老的脸上也露出了幸福而灿烂的笑容。
今天,当我拧开水龙头,水哗哗流出来的时候,我就想起从辘轳井、压水井到机井,从担水、绞水、手压水再到自来水入户这些饮水之变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饮水思源,感恩知福。祝愿家乡越来越好,祝愿祖国越来越繁荣!责任编辑:麻雪美编:唐君恺校对:张琼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