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政法专刊
第06版:金融之窗
第07版:专题•时事
第08版:健康•广告
第09版:特稿
第10版:公益广告
第11版:副刊•连载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思燕伋
渐行渐远的花书包
秦商史话
靠山吃山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靠山吃山
■商子秦/著
想到如果做成柿饼,不但自己能够品尝美味,就是春节回西安时能够给家人带去一份惊喜,也真是不亦乐乎。
柿饼在城里时大家都吃过,形状圆而扁平,带着小小的柿子蒂,肉质呈琥珀色,表面还挂着一层雪白的柿霜,吃起来真是美味香甜。而做柿饼的技术不复杂。下乡后听老乡们多次讲过,那就是把新鲜的硬柿子削去皮,然后用一根结实的细麻绳,依次拴住一个个柿子的把儿,再挂到房檐之下晾晒;到柿子半软时取下,捏成圆饼状放在坛子之中;一半个月后,柿子便沁出白色的柿霜,又甜又软的柿饼也就做好了。老乡还告诉我们,这儿出产的那种底部带着一个小台阶的叫作“重台台”柿子,果肉含水分较少,容易晾干,特别适合做柿饼。做柿饼时削下的柿子皮也别扔掉,经过晾晒之后吃起来甜甜的,对于当时常年生活清贫寡味,口中常常要“淡出鸟来”的知青们来说,这些也真为我们做柿饼增添了动力。
那时我们天天要下地上工,下工后就疲惫不堪,只有在阴雨天不能出工时,大家才能做柿饼。我们先是把挑出的柿子在水盆中清洗干净,一个个擦干,再细心地用小刀削去果皮。一开始大家削得都很带劲,削的时间一长,便有点兴趣索然,于是开始奇思妙想,神侃乱谝,感叹要是能有一种削柿子皮的机器就好了,拿来个柿子一转,柿子皮便自然削掉,那才叫“特色”呢。想归想,但柿子还得靠我们自己一个个削皮。削得久了,一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又连连感叹这柿饼好吃、皮难削了。
烦也罢,怨也罢,总之第一次还行,每个人都削了一大堆,一个个绑好,挂起来也是好长的几大串。记得当时我好像对只用“重台台”柿子做柿饼有点怀疑,便有意识削了几个“帽盔”柿子,绑在最后面,看看会是什么结果。过了几天,削皮后的“重台台”柿子表面变干,发白,体积也见小。可是那几个削了皮的“帽盔”却先后掉了下来,摔得稀巴烂,只把柿子把儿留在绳子上。原来果真是因为柿肉含水分太多,挥发不及,一旦变软就从柿子把儿脱下。看来真是“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正待我们准备再次大干一场之时,我们做柿饼的积极性却受到了严重挫伤。给我们带来打击的是一种鸟,当地人称“麻野雀”,这种鸟儿长着红嘴巴,尾巴长,十分好看。当地的童谣中有“麻野雀,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之说。
麻野雀有一种嗜好,爱啄食柿子一类的果实。田野中的柿子收获完毕,于是挂在房檐下的柿子就成为它们的目标。几乎每天下工回来,都会发现晾晒的柿子串上,有被它们啄食叼烂的痕迹。特别要命的是,当地老乡家里一般都有老人,每天坐在院子里,看到麻野雀来了便起身吆喝赶走,唯独我们知青户全部上工,没有人在家看守,麻野雀好像也摸到了这个规律,一下子都赶到我们的房檐下来“大会餐”,我们正在晾晒的柿饼真是损失惨重。
我们也想过办法,可是无论是挂在房子里或遮挡起来,都起不到晾晒的作用。挂出去就成了麻野雀的美食。为这点柿饼专门留个人看守又不划算,真是无可奈何。要说天无绝人之路,还是女同学聪明乖巧,私下找关系较好的农户,把自己的柿饼串儿挂在人家的房檐下,等于是托付给人家“代管”了。而我们这些男同学不好意思再去麻烦人家,一天天眼看着麻野雀来啄食。最后索性不再管它,但也不愿意再去削柿子皮做柿饼了。而被麻野雀吃剩下的削皮柿子,没等到放坛子出柿霜,就被我们自己先吃掉,只有女同学的柿饼还有点小收获。这样,满怀豪情地做柿饼,就成了一段没有结果的回忆。
先是“柿饼好吃皮难削”,再是“柿饼好吃鸟难防”。以后,不管在哪儿,每当我看到柿饼,都会想到自己当知青时做柿饼的这一段经历。
“老牛吃嫩草”话苜蓿
先讲一个段子。某公属牛,常戏称其妻为“模范饲养员”。一日归家,其妻一本正经言道:都说老牛爱吃嫩草,今天就让你“老牛吃嫩草”,且吃个够。某公不知此话从何说起,心中忐忑不安,正在思忖之时,只见其妻端来一大盆刚刚蒸好的苜蓿麦饭,某公不禁哑然失笑,“老牛吃嫩草”原来如此。
段子归玩笑,但苜蓿麦饭的确是一道美食,为时下流行的绿色健康食品,且清香可口。这种饭食的主要材料苜蓿也的确是“嫩草”。中学上历史课时就学到过,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丝绸之路,原本生长在西域的苜蓿,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饲草传入了中原。《史记·大宛列传》记载道:“﹝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即葡萄)……”
人们现在吃苜蓿都是尝新鲜,而当年上山下乡时,苜蓿却是我们知青灶上主要的菜食之一。
下乡时,我所在的宝鸡山区生产队都种有苜蓿,因为山区生产队的主要牲畜是耕牛,耕牛要喂青饲料,于是便有了专门种植苜蓿的饲料田。看来我们也是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大交流的受益者。(连载6)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