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本期发布:
思燕伋
◎李慧奇

  一
  一座2500多年前黄土地上人垒的土筑台,没有成为千年风雨侵蚀下的废墟,没有成为西风古道边荒草萋萋的黄土丘,而是直到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慕名者仍虔诚地围台仰望,细步丈量,轻步触感,声声惊叹。
  这座矗立在今千阳县城以西裴家台塬上,底径30多米、高10余米的土筑台,竟然是2500多年前一个人因为思念恩师,以一己之力,用衣襟兜土的方式,历经十余年而筑成,只为垫足登高眺望远在千里之外的鲁国老师。
  这座黄土筑台,史称燕伋望鲁台,被后人称之为中华尊师第一台。以这样庞大的实物形式表达尊师的望鲁台,比史书中记载的“程门立雪”尊师典故,整整早了1500多年。
  筑台人就是距今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秦地千阳燕家山(今陕西千阳水沟镇水沟村)人——燕伋。
  二
  史料记载:召公奭封燕,五世别为公族,燕伋,其后裔也,生于公元前541年。
  五世公族的身份使燕伋的祖父辈识文断字。相传从燕伋幼年开始,他见多识广的祖父就成为其启蒙老师。燕伋4岁时,卓有远见的祖父临终时对他父亲交代:要用心抚养这个聪慧过人的儿子,若哪个诸侯国里有学问大、学问深的高人,就一定要送他去拜师学艺,教子明大理、识大义、成大器。稍大一些的燕伋白天和同村的孩子上山放牧、参加劳动,夜晚跟着父亲学文识字。通过学习,燕伋养成了勤奋、好学、善思的好习惯。
  燕伋18岁时迎娶壤驷氏。据说一次岳父来信告诉他,鲁国曲阜有个名叫孔子的人,学问高深,设坛授徒。从此,鲁国孔子就深深地刻在了燕伋的心里。
  三
  遵父辈的遗命,燕伋22岁那年初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赴鲁求学的征程。
  走的那天,在妻儿和同族人的目送下,燕伋背起妻子准备妥当的衣服、鞋子和口粮的包裹,踏出了家门。
  古道上,青衫飘飘,千里奔赴,只为一个从未谋面的人。燕伋一路向东,经雍城(凤翔)、西岐(岐山)、镐京(咸阳)、下邽(渭南)、潼关、函谷关(灵宝)、洛邑(洛阳)、兰封(兰考)、陶邑(定陶),最后到达曲阜杏坛。近三千里的长路,燕伋步行了快两个月。
  从陕西千阳到山东曲阜,在今天的交通条件下,直线距离也很遥远,而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没有向导、没有路标、没有地图,要东渡黄河,还可能面临风雨、讨食、走错路等想象不到的难和苦,这实在是一条漫漫的坎坷路途。
  燕伋到达鲁国师从孔子5年后返回家乡。长途跋涉去一次就够让人震撼了,让人震惊不已的是在他35岁时二次赴鲁,更不可思议的是58岁时他第三次赴鲁。
  四
  据传说,燕伋第一次从鲁国归来,在岳父的举荐下,秦哀公敕封他一个相当于现在公安专管户籍的职位,但在这个位上他只做了几年就辞职了。
  燕伋第二次从鲁国归来后,计划在家乡燕家山创办塾坛,族人认为他两次赴鲁师从孔子10年,精通六艺、学富五车,该入仕,不该授徒。在一致反对声中,一心想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明理的燕伋,最终把塾坛选在了渔阳塬边,举家迁此。
  经过多日的筹备,由3口窑洞、5张芦席、1位老师、15个学生组成了最简陋的塾坛。
  燕伋选择第一次赴鲁拜师的日期作为开学日,在学生和村民的注目下,悬挂起了他书写的“渔阳塾坛”木匾。这一挂,竟然牢牢地挂进了历史,使后世的人掂出了这四字的千斤重量。
  燕伋授徒不只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进行了创新和增补,除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外,把“农艺”等也纳入了教学内容。他还更加注重学辩结合、动静结合、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良好。
  读书声越传越远,影响越来越广,学生越来越多,后遍及今陕、甘、川、宁等地,为这些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官场生涯,没有成就燕伋“学而优则仕”的初衷,渔阳设教18年,成就了他“学而优则师”影响千古的一生。
  从这几口不太显眼的窑洞处,西秦大地平民文化教育由此开始迈步上路,燕伋开了先河。
  五
  相传,渔阳塾坛授徒几年后的一个仲秋,一批学生就要出师,在告别老师的聚会中,听到一学生弹奏演唱的《别渔阳》,让燕伋思绪万千,勾起了他对老师孔子的深深思念。
  人常说,情到至极处,便是有法时。燕伋脑光一闪,何不筑一土台,登高望鲁,寄托相思?
  送走了出师的学生,燕伋上到窑洞崖背上,这儿是一块台塬,眼界开阔,他觉得这儿就是理想的筑台地址。
  第二天早上,燕伋用千河岸边捡拾来的小石头勾画出了筑台的范围,用衣襟兜黄土从崖下运之塬上,他东望鲁国,行叩拜大礼后,倒下了第一襟心土。
  燕伋运黄土上塬筑台,不用箩筐等工具,更拒绝了家人和学生相助的请求,坚持衣襟兜土,一人筑台,每天早晚各一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土台越筑越高,年岁越来越大,步履越蹬越慢,喘气越走越粗。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筑台,燕伋持续了十余年,足可见其心之诚、其志之坚。
  六
  燕伋第三次去鲁国服侍孔子4年,孔子去世后又为其守孝3年,西归时已65岁。
  燕伋背着“尊师重教”这四字走得太久了,走累了,终于走不动了。归来后第二年初春的一个黄昏,他倒下了,但就在这一刻,却为后世高高地托举起了一座千年的土筑台,一块千年的木匾。
  鉴于燕伋一生在传承儒家学说、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出的丰功伟绩,辞世后,历代朝廷对其大加封赠:唐玄宗封渔阳伯,宋真宗加封千源侯,明追称先贤燕子。
  今天一拨又一拨的人来过望鲁台,相信他们不是为了看2500多年前的黄土台,而是为了触摸跳动了2500多年尊师重教的脉搏,拾起尊师重教的精神。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