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从青梅竹马到金婚纪念
——“浪漫七夕情定关山”户外集体婚礼结婚50周年夫妇代表的爱情故事
    赵玉昆、吴凤娥夫妇近照

    本报记者李小玮
  青梅竹马的爱情,历来为人们所向往。50年的金婚夫妇,又是多么让人羡慕。我市赵玉昆、吴凤娥夫妇就把这两项占全了。
  76岁的赵玉昆是陕建二建集团退休员工,74岁的吴凤娥是我市龙泉小学退休教师,经过50年的风雨同舟、相依相伴,在今年迎来了他们的金婚纪念。更难得的是,他们两人青梅竹马,相识已有60多年。听说今年七夕我市将在关山草原举办“浪漫七夕情定关山”户外集体婚礼,邀请在宝鸡工作生活,结婚10、20、30、40、50、60周年的已婚夫妇代表各1对重温浪漫后,他们报名参加并通过了审核。
  “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人生说是漫长,其实也很短暂,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共同度过了50年,既然有这个机会,那我们就参加。我觉得,这将是我们人生中很难得的一次经历。”7月18日,在位于市区太白路7号院的家中,吴凤娥笑容满面地说。
  吴凤娥老家在西安,1954年,随着父亲工作调动来到宝鸡,自此认识了赵玉昆。那时,他们两家是邻居,住在市区北崖中学附近,两人上同一所小学、同一所初中。那个时代,男生女生在学校不怎么说话,他们几乎每天走同一条路去上学,虽然没怎么说过话,但是心里对对方都有印象。1960年,吴凤娥在西安体育学院上学的第一个月,收到了赵玉昆的问候信,自此开始了每周一封信的书信交流。1962年,因为学校的一些原因,吴凤娥回到了西安城郊的农村老家。那一年,她收到了赵玉昆的表白信,信上说“我会一辈子等着你!”两人自此确定了恋爱关系。1964年,两人订婚,一起种了一棵核桃树,这棵树位于现在的北坡公园,依然生机盎然。1968年,两人迈入了婚姻殿堂,从此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走过了50年的人生道路。
  “我们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那时家里条件不允许。我可以说是花两毛钱娶了个媳妇。”赵玉昆说,这两毛钱是办结婚证的钱。所以,当吴凤娥提出参加这次集体婚礼的想法时,他很快同意了。
  谈到夫妻相处之道时,吴凤娥说,他们当然也吵过架,多是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吵架后,赵玉昆就不和她说话,都是她主动和好。对此,赵玉昆则认为,当两人有矛盾时,需要冷处理,把问题放上几天,等大家冷静下来了再解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