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
用汗水护卫身边碧水

     工作人员在取水样

  本报讯 7月18日是入伏第二天,室外气温陡然升高,骄阳烤在脸上火辣辣的,记者跟随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水质生态监测室的工作人员,深入一线进行实地水质监测。
  上午10时多,水质生态监测室的李荣、李静、李明强与站上的司机安师傅一行4人,驱车前往当天要监测的第一个取样点市区金陵河断面。
  10时40分,到达金陵河预定断面。一下车,他们一边查勘河流的水质情况,一边从车上拿出取样桶和采样瓶,熟练地完成水样采集,相互之间配合十分默契。
  记者问:“多长时间提取一次水样?”
  “按照规定,河流断面每月进行一次采样。”李明强答道。
  从取水到完成分样,在烈日的照射下,浓浓的硫酸味熏得人直想干呕,可是他们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为了保证受检水体不受温度等影响,要在分析的水样中添加固定剂,一般是硫酸。”李明强说。
  11时,封好水样后,他们又向第二个取样点太白县进发,当天他们与另外一个取样组相互配合,完成了分布在县区的10个监测点的取样。
  “取样只完成了监测任务的一小部分,后续大量的工作要在实验室里完成,就拿对冯家山水库、嘉陵江清姜河水源地、石头河水库这三处水源地的监测来说,仅一个地表水全分析项目做下来就要三天时间,检测项目达到109项。为了保护我市的水资源,要在全市五大水系的河流断面、污水处理和重点污染源处,设置40多个监测取样点,定期对其水质进行检测,为政府部门的水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李明强说。

本报记者孙海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