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西秦视点
第05版:社会•法制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特稿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文化周刊
第11版:文化周刊
第12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镌刻在文化遗址上的记忆
窑洞工厂 战火中的民族工业奇迹
大同学园 村庄里的日本战俘学校
宝成铁路 秦岭上的铁路建设伟业
四十三年逨鼎:西周监察官的授职典礼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窑洞工厂 战火中的民族工业奇迹
培黎学校学生后代参观窑洞工厂。
说到窑洞,很多人会想到黄土高坡。其实,过去宝鸡也有很多窑洞,除了为我们的先祖提供舒适安逸的住所外,还有一些具有历史价值。位于市区斗鸡台陈仓峪(今长乐塬)塬下的申新公司第二纺织工厂旧址——“窑洞工厂”,曾在抗战期间支撑了西北战场的棉纱保障。今年1月,在全国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座谈会上,“窑洞工厂”被工信部授予“国家工业遗址”牌匾,成为国家首批工业遗址,也是西北唯一一家。这里不仅见证了民族企业家实业救国的历史,而且鼓舞了当年人们坚定抗战的决心。
抗战前,宝鸡县城只有一条中山街,四五千人,几十家商号,生产生活物资全为传统的手工作坊加工生产。抗战开始后,随着华北、华东相继沦陷,内地和沿海地区大批工厂、机关、商贸、银行、学校等纷纷内迁,使宝鸡的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1938年8月,申新纺织厂从武汉迁到宝鸡,经过一年筹建,1939年8月开始小批量生产。由于日机不断轰炸,大家决定在工厂东侧的长乐塬下修建窑洞,将生产设备安装在窑洞内,继续生产,支持抗战。经过一年多修建,24个窑洞出现在长乐塬下。为了防止日军空袭,保护工人安全,在修建窑洞工厂的同时,申新纱厂还在附近修建了类型各异的防空设施、窑洞和掩体。窑洞工厂建成后,棉纱产量不断上升,到1943年,工人达到3400人,运转纱锭24684锭,平均日出纱1248件,全年生产棉纱14980件。这种发展速度和生产成果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为国人树立了榜样,深得军政要人、各界名流和中外人士赞扬。
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生机勃勃的宝鸡申新纱厂撑起了西北轻工业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宝鸡今天庞大的工业体系,是以申新为代表的内迁和新办企业发展而来的,作为宝鸡工业的鼻祖和基石,申新纱厂为支援抗战和宝鸡工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