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本期发布:
金台区教研室扶贫干部王铁昌:
真正把知识味融入泥土味
本报记者麻雪

  王铁昌是金台区教研室的一名教育工作者,但他也有另一个身份,就是扶贫干部。近几年来扎根乡村的扶贫工作,让他对《梁家河》中所描述的农村工作更有了自己的感悟。
  “《梁家河》全景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生动历程,真实记录了几十年来梁家河发生的巨大变化。读后,鲜活生动的事例,令人热血沸腾;青春奋斗的激情,倍增感慨鼓舞。”王铁昌说道。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他还很用心地总结出自己的四点体会,这就是:钻研大学问,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挖掘大学问,磨炼攻坚克难意志;逆境中成长,体悟为民造福初心;永葆“泥土味”,奋力投身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这句话对王铁昌触动很大,他谈道:“从十五岁的懵懂少年到二十二岁的青春澎湃,习总书记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磨炼自己,严以修身,在苦干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远大理想信念。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年轻时的习近平不抱怨、不自弃,全身心投入到梁家河的沟沟峁峁中,踏实苦干,敢为人先,矢志不渝改变梁家河的贫穷面貌,磨炼出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探寻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足迹,他勤奋刻苦、注重实践的学习精神,以及为民造福、追求真理的家国情怀与无私境界,令人肃然起敬。”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王铁昌也谈到了“知识味”与“泥土味”的关系。“要像习总书记那样,以自己的‘知识味’融入‘泥土味’。在脱贫攻坚战中,我自己会继续不断学习农民的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加深入贫困群众,宣传政策,扶志扶智,为乡村振兴尽心尽力,贡献智慧。我也会更好地引领乡村教师认真学习、扎实研修,提升思想境界与教学水平,积极培养振兴乡村的人才。”
  《梁家河》中还有一个令王铁昌印象深、触动大的地方,说的是“能人”刘永耀。王铁昌说:“‘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这是刘永耀从习总书记身上学来的真经。刘永耀不断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巧干,制作的幻灯片获得省上一等奖,为方便教学而发明的‘小数点移位演示器’获国家专利,尝到了‘巧干’的甜头。我想,除了‘实干’,这种‘巧干’的精神,也一样很适用于扶贫和教育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