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时光深处的劳动诗行 镌刻岁月的奋斗长卷
葵花朵朵向太阳
键盘上的劳动节
工分也是一种乡愁
种玉米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键盘上的劳动节
熊文轩
晨光熹微,春风轻柔地抚过桌面。当整座城市还沉浸在睡梦之中,父亲的手指已在键盘上轻盈跃动,敲响了劳动节的第一个音符。那些看似单调的敲击声,在他青筋凸起的手指下,流淌成一曲无声的奉献之歌。
父亲还有两年便要退休,可他依旧干劲满满,热情丝毫不减当年。我常打趣道:“爸,您得多留些机会给年轻人锻炼锻炼啊!”然而,他总是笑而不语,一如既往地亲力亲为,全然没有要退居二线的打算。他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启电脑,处理文件、整理数据,将劳动者的诗意与执着敲击成一行行代码。
父亲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大学毕业后便进入工厂,担任电脑技术员。记忆中的机房,总是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巨大的机器发出低沉的鸣响,屏幕上闪烁的数据流仿佛在诉说着无数故事。那些年,父亲将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给了那个由“0”与“1”构成的世界。如今,岁月流转,他依旧与电脑为伴,只是手中的工具已从笨重的台式机换成了轻薄的笔记本,但他敲击键盘的姿态依旧娴熟,干劲十足。
下岗潮席卷而来时,父亲毅然选择再就业,重操旧业成了一名电脑维修员。那时我刚上小学,暑假无人照看,父亲便带着我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有一次,他需要乘船去维修设备,为了赶上下午返程的船,天还未亮,我们便出发了。晨雾在江面上缭绕,父亲在颠簸的船舱里打开笔记本,借着微弱的光线,仔细勾画一天的工作计划,眼神专注而坚定。下船后,我已不记得走了多远的山路,但那闷热的空气和沉重的步伐,至今仍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每当父亲检修设备时,我总爱蹲在一旁静静观看。他的脊背被汗水浸透,但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挺拔,熠熠生辉。虽然年幼的我无法理解那些复杂的技术,但从旁人感激的话语中,我渐渐读懂了父亲的付出。他那句“不客气,应该的”在我心中悄然播下了责任与敬业的种子,生根发芽。
那些年,我见证了父亲在无数个寒夜中坚守的身影,也与他一起坐过无数趟末班车。无论多么疲惫,他从未抱怨、从未放弃。他的目光总是眺望远方,我知道,那是我们共同期盼的美好明天。
如今,家中书架上仍珍藏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父亲的“工作宝典”,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故障代码、维修经验与心得,还有一个个被划掉的待办事项。对他而言,数字代码不仅仅是冰冷的符号,更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一份份美好的期盼。
三十载光阴荏苒,父亲两鬓已染上微霜,却依旧如往日般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从不懈怠。有人笑他傻气,他却只是淡然一笑。我知道,劳模精神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永不褪色。
此时,窗外樱花盛开,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舞。父亲的背影映在办公室的玻璃窗上,与春光交相辉映。父亲敲击键盘的节奏忽然变得轻柔,当“保存”键发出轻微的“咔嗒”声时,我也将这个劳动节最美的风景,深深储存在了心底……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