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要闻
标题导航
|
藤村的味道
娘
画一个爱的圆
背影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娘
王琪玖
我的娘,跟天底下当娘的一样,又有些不同,那就是,她虽是个大家闺秀,却有一双大脚。
农业社时期,靠挣工分吃饭,娘身单力薄,拉不动架子车,推不动链条水车,使不了铁锨,就连绵羊和山羊也分不清。
可是,娘却分得清哪些是公家的,哪些是自个家的,凡是公家的,一根麦秸也不拿。有一年,队里分红薯,过磅前,有两个红薯掉地上。过磅员是娘的侄子,想让娘占点小便宜,就看了一眼磅秤,说了数字,让赶快装车回家。娘却把掉在地上的红薯捡起来,说:“甭急,还有两个没过秤呢!”她侄子看瞒不过,只好重过了一次。事后,村里人笑话她不知道占便宜,她说:“古人云,‘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儿女们惊诧她何以能说出如此斯文的话,她称,是从私塾先生那偷听来的。至此,村里人都高看娘一眼。
我的娘,跟天底下当娘的一样,在她心里,她的儿女就是她最大的希望。
恢复高考那年,娘拿定主意,不让女儿做农活,一心一意复习考大学。大女儿和二女儿怕耽误挣工分,更怕考不上了让村里人说风凉话,一直犹豫不决。娘又气又急地劝说:“娃呀,哪有考场外的状元?高中毕业生咋能不去考大学?”女儿复读时,有人劝说,说是考不上大学,还耽误了挣工分,考上了,还要花钱供,供出来,还是嫁到别人家,划不来。娘说:“谁爱挣工分就让谁一辈子挣去,我娃不挣。划得来划不来,我都要叫我娃念书!”在大女儿和二女儿复读时,娘按时烙了锅盔,让小女儿用自行车驮着,送到两个女儿的住处,紧赶慢赶,为两个女儿擀一顿面条,眼看着两个女儿吃下。看着两个女儿简陋的住处,娘一边心疼得掉泪,一边安慰鼓励:“福在苦楝树上呢。”又说:“吕蒙正住寒窑没吃没喝,一心求学,最后还不是当了宰相。”当然,她不是要她女儿当女宰相,而是有个好前程。娘的女儿都很争气,一前一后考上了大学、中专,小女儿后来也考上了师范学校。
说来奇怪,娘个小瘦弱,病恹恹的,到老来却耳聪目明,而且竟迷上了写字。她在九十多岁的时候,常一个人看电视,或伏在小炕桌上写字。她翻过孙子们用过的作业本,用铅笔、圆珠笔,照着她目所能及的,纸盒上的、药品说明书上的、戏本上的文字,一笔一画描着写着,神情专注,比小学生还要认真。有一年,我回家,娘问罢父母孩子的身体学习,便将我拉到一旁,避过人,拿出一本习字本,递给我,怯怯的,小姑娘似的扭捏着说:“你看我写得对不对?”我看着,娘写的是“从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内有黄金,早知书内黄金贵,高点明灯下苦心”,“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一张写着“敬惜字纸”,还有几张写的是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的名字及各自的单位地址。看着娘一笔一画、写得端端正正的字,我不由得想起娘的一生,也想起了天底下那些跟娘一样心性善良、聪明慈祥的老太太。她们在人生的风雨里,像老母鸡一样把儿女护在翅膀底下,东刨西拣,为儿女们找吃寻喝,也跟娘写的字一样,一笔一画,端端正正地活过了一生。
今年春天,我在一个桃园,看见星星点点不知名的淡蓝色小花,我忽然想到,我娘,还有天底下跟我娘一样的那些女人,就像这些小花一样,默默地生长,默默地开花,默默地奉献着她们的一生。
有人说,渭河北岸有的地方把丈母娘叫娘,你写的恐怕是你的丈母娘吧?——对呀,我的丈母娘,就是我的娘啊!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