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热点聚焦
第04版:新闻观察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在生活中感悟 在成长中前行
烹饪记
剪纸
新年趣事
社火
听奶奶讲过去的事
泪水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剪纸
金台区南坡小学六年级 苏佳琦
古人云,“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我的拿手好戏,既不是动听的歌声,也不是灵动的舞姿,而是剪纸。
也许有人会心生疑问,纸有什么好剪的,拿剪刀随便剪几下不就行了?要是你也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剪纸需要静下心沉住气,精心雕琢才能创作出上乘之作。
小时候,奶奶常剪些灵动的蝴蝶、可爱的小人给我玩,渐渐地,我对剪纸产生了浓厚兴趣。长大些,我就跟着奶奶学了些剪纸技法。
进入小学,在剪纸社团杨老师的指导下,我彻底迷上了剪纸,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社团课我从未缺席。起初,我手法生疏,一个月后才掌握了基础要领。后来,老师给我一张打印出来的小兔子,让我仿照着剪,如今看来简单的事,当时却花了我两周的时间才完成。此后,我的技艺日益娴熟,挑战的图纸也越来越复杂。终于,我能用剪刀和刻刀,让平凡的纸张焕发出独特光彩。
上学期,有一次周末特色作业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不限。回家路上,我便开始构思,最终决定剪一幅象征喜庆的“龙凤双喜图”。
周五晚上,我打印好模板、订好背纸就早早休息。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开工。先刻最细小的部分,再处理毛边,接着是大的镂空部位,最后剪外形。随着时间流逝,我的胳膊酸痛,手指也被刻刀压出红印,但稍作休息后我又继续创作。第二天上午,我终于完成了所有镂空部分,剪好外形夹进册子,大功告成!
周一,我把作品交给老师,自豪感油然而生。老师满是惊讶与赞许,同学们也投来钦佩的目光。
这幅《龙凤双喜图》主体的“喜”字方正大气,笔画粗细均匀,转角处圆润自然,没有一丝毛糙。龙与凤栩栩如生,龙身蜿蜒盘旋,龙须根根分明,龙鳞排列整齐,在灯光下,仿佛闪烁着金属的光泽。而凤的羽毛细腻逼真,尾羽修长飘逸,每一根羽丝都清晰可见,凤冠精致华丽,彰显着灵动与高贵。整幅作品线条流畅、疏密得当,完美融合了传统元素与精湛技艺。
剪纸,让我变得更加心灵手巧,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我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不断钻研剪纸艺术,把祖国的“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指导老师 吴利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