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毛丽娜

  “这女子咋这么瓜的,那么执着地对人家好,人家又不待见她。”
  “这人瓜很!这一看就是骗人的把戏,别把辛苦挣的钱搭进去了。”
  在宝鸡方言里,“瓜”字使用频率较高,最常见的莫过于“瓜得很”,用来形容或数落一个人没脑子。
  从字面来看,“瓜”本指葫芦科植物,它的外形似乎与人的思维毫无关联。但在宝鸡方言里,经常会听见有人提到“瓜”这个字。在菜市场,一男子买完菜后发现被多收钱,旁人嘀咕:“这人瓜哩,账都算不明白,让人给糊弄了。”在以前的农村交流会上,有些人被“中大奖”的游戏迷惑,旁人拉住后着急地劝道:“你这人瓜哩!这都能信,可别上当受骗了。”还有年轻人痴迷没有前途的项目,旁人也会叹道:“娃还瓜着哩,迟早要吃亏。”这些场景中,“瓜”是批评一个人缺乏判断力、行事莽撞,有责备与惋惜的意思。
  然而,“瓜”并非只有贬义。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物资匮乏的年代,邻里互帮互助,有人默默付出、不计得失,旁人会笑着说:“这娃瓜的,光知道帮别人,也不知道为自己打算。”这里的“瓜”,是对善良、诚实之人的昵称,充满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认可,体现出一个人质朴的性格特点。
  “瓜”字在宝鸡人的日常交流中十分活跃。有人看见小孩子翻越围栏抄近道,路人会皱着眉头喊:“这娃瓜哩吗?万一出事咋办!”小李和小王相约看电影,小李记错了时间,小王在影院大厅等了一个多小时。小李为此哭笑不得地说:“你可真是瓜到家了,咋不知道边看边等呢。”虽是埋怨,却充满了朋友间的亲昵。周末,市民聂娟娟9岁的儿子自告奋勇帮妈妈做饭,结果手忙脚乱。聂娟娟笑着说道:“你这娃,瓜得连盐和糖都分不清,以后可咋叫妈妈放心哟。”这句嗔怪,是妈妈对儿子的一种疼爱与期望。
  宝鸡方言里的“瓜”,既反映了宝鸡人对聪明、理智的推崇,又体现了对善良、真诚品质的坚守。

  本版插画 陈亮作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