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综合
第06版:科技创新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乘文化之舟远行
墨竹里的中国心
家,成长的港湾
诗词让生活更美好
竹之颂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小鸟
西京辞别
除夜作·乙巳年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诗词让生活更美好
渭滨区金陵小学六(7)班 韩芊羽
“唉!”教室里又是一派死气沉沉。明天的语文课,老师要讲《古诗词三首》,一想起学完就要背诵和默写,我就“一个头两个大”。
我自然知道每学期古诗词是必考题,但是几千年的“老古董”让我这现代小学生读来,真真是晦涩难懂。一首首古诗词、一个个方块字,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躺在书上,而书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躺在桌上,任凭我怎么记忆,它们就像一个个叛逆的孩子一样,怎么也不往我心里去。我无奈地合上书:可恶的古诗词!
不久前,语文老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本小册子,我喜滋滋地打开,却一下子变了脸色,“最美古诗词”五个大字映入眼帘。古诗词?还最美!我理解不了这一点。它被我随手塞进了书包。
日子过了很多天,发生了许多事,这本小册子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直到一节百无聊赖的自习课,我随手在书包里翻东西时,它才像一个丢了好久的孩子,哀怨地跳进了我的视线。此时,我才想起了这本被我遗忘很久的小册子。
反正无聊,不妨看一看。
渐渐地,我身边的景物开始变幻,从明亮的灯光变成清冷的月光,从安静的教室变成波光粼粼的水面。一个人驾一叶小舟,停泊在烟雾缭绕的沙洲边,他披着月光走下来,躺在了细细的银沙上。月亮的清光洒下来,一棵枯木伸出枝杈,仿佛要托住月亮一般。他眼角流下两行清泪,取出纸笔写下了一首诗,恰如时光回转:“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刹那间,我读懂了诗!
有种美,是诗词之美。曾经,为了背诵诗词,我忘记了“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凄凄乡愁;为了默写诗词,我忽略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铮铮傲骨;为了理解诗文,我冷落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柔柔美景……过去的我,何曾看到过李白的豪放自在、王维的归隐自空、陆游的赤胆忠心?过去的我,何曾看到过李清照的婉约凄柔、辛弃疾的忧国忧民、岳飞的壮志豪情?或许,只有摘下“背诵作业”的有色眼镜,才能看清诗词的本色;或许,只有丢下“死记硬背”的包袱,才可以真心地去体会诗。
从此,诗词不再是冰冷枯燥的文字,而是诗人心中最柔软的真情流露;从此,诗词不再是古人“闲来无事”写下的文字,而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情趣志向和心理依托!
语文课的铃声又一次响起,在课前的诵读声中,我默默挺直了身板。我坚信,品读诗词,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有诗意。
(指导老师 赵靖)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