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家,成长的港湾
三迪中学七(7)班 唐梓涵
  一株小草,在大地的哺育下茁壮成长;一湾浅溪,在小河的滋养下潺潺流淌;一个孩子,依偎在中华文化的怀抱中,在这个大家庭中安逸地成长着。这个大家庭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位家人都与众不同。
  杜甫犹如一位严肃的父亲,他用他的诗歌教导我,什么是家国情怀。我曾多次见他在闲时慨叹,眼眶时常含着清泪,当我关怀询问时他又一言不发。他总是很忧愁,紧皱着眉头。偶有一次,他大喜过望,甚至泪水夺眶而出,我十分疑惑。直到看见他的手稿我才明白,那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愁,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喜悦。这种家国情怀让我明白,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小家,更要关心国家这个大家。在他的熏陶下,我逐渐成长为心怀家国天下的有志之人。
  李清照,就像一位温柔的母亲,我对她的印象是端庄典雅,却又不失天真烂漫。她曾在青年时泛舟溪亭,日暮沉醉方归;她曾夜饮醉去,醒来时却叹绿肥红瘦;她也曾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愁思。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她都热爱世间万物,关注生活的美好,用独特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体验,让我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也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
  李白好似我的兄长,我跟随他的脚步笑对生活,与他驰骋天下、云游四海。面对挫折时,我们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偶有失意时,我们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随他一起鲜衣怒马,纵酒狂歌。在他的带领下,我成长为乐观积极的进取青年。
  苏轼像极了我的祖父,和蔼可亲,对我谆谆教诲,很有耐心。他曾告诉我“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也告诉我“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惜时。他就像藏满古书的书库,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在他的引领下,我成长为善思勤思的理想青年。
  在中华文化这个大家庭中,有人给予我力量,有人呵护我成长,有人陶冶我的情操……我从不感到孤单,心中满怀一份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因为我知道,我们之间有一条极其牢固的纽带。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的脑海中都会有声音指引着家的方向,它是我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成长的港湾。
  (指导老师 赵亚玲)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