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山窝窝有个苹果“出海口”
本报记者 周淑丽
  小雪节气未到,陇县就落下了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
  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几辆满载宝鸡苹果的大货车像往常一样,迎着晨曦的薄雾,从这个山窝窝的“出海口”出发了。几天之后,这些苹果将成为泰国、缅甸、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居民的餐后水果。
  一个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县,不沿边不靠海,这里的苹果为何能连续十余年“飘红”海外市场?
  在陇县盛源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培军看来,十多年来,正是“一带一路”的东风,吹开了“山”与“海”的阻隔,把沿边靠海的“出海口”搬到山里人的“家门口”,让山里的苹果从家门口就能顺利“出海”。
  30多年前,只有20岁出头的马培军,带着家乡的苹果勇闯全国市场。在由陕入川的路上,他听几个卖水果的同行提到,云南没有苹果,如果能把苹果运到云南市场,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凭着敢闯敢拼的韧劲,马培军像“探险”一样,一路摸爬滚打,把苹果卖到了距离宝鸡2000公里外的云南瑞丽,并通过瑞丽边境口岸辗转卖到了缅甸,卖出了高于本地几倍的价格。有一年,陇县所有的滞销苹果几乎全被马培军卖完了,县政府还专门给他颁发了一块奖牌予以表彰。
  “山里的苹果出了国。”这在当时成了宝鸡颇有轰动效应的一件新鲜事。但只有马培军知道,出“山”入“海”的路并不好走。虽说只要把苹果运到瑞丽边境口岸,苹果就不愁卖,但从宝鸡运送苹果到云南就需要七八天,一路上要跨越几千公里,有时加上气候、天气、出关手续等各类因素影响,最糟的时候一整车苹果到了云南就坏掉了一半,而且办理各种出口贸易的手续也十分麻烦。他当时就想:“如果我们的家门口就是‘出海口’,那该多好。”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宝鸡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节点城市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十年来,宝鸡不断加快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营,让曾经“不沿边不靠海”的宝鸡,从对外开放的“后卫”变成了“前锋”,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用马培军的话说:“现在只要苹果到位,物流手续基本不存在问题,把苹果卖到国外和在国内销售一样方便。”
  “十年来,每年从陇县卖到国外市场的宝鸡苹果有5000 吨到8000吨,陇县已经成为宝鸡苹果出口的一个集散地,周边甘肃、陕北的部分苹果也从这里漂洋过海,销往国外。”陇县果业服务中心主任焦健告诉记者。过去,不管是从全省看还是从全国来看,陇县的苹果在种植面积和品质上都名不见经传,但就因为对标国际市场调整种植方向,出口果园注册面积就达到了1万亩,占到了全县的六分之一还要多,而且三瑞(瑞雪、瑞阳、瑞香红)新品种占比较高,让陇县的苹果根本不愁卖。马培军的经历见证了“一带一路”从“硬联通”、“软联通”再到“心联通”的变化。陇县盛源果品也成为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的陕西省首家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成为宝鸡苹果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可以在陇县完成报检手续。出口越来越方便,近年来,马培军还先后开辟了香港、迪拜等市场,年出口创汇8000多万元。
  如今物流方便了、出关便利了,每次出国考察市场,马培军都能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他感慨道:“我们与边境口岸的距离虽然没有改变,但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下,现在‘出海口’就仿佛搬到了自己‘家门口’,做出口贸易比过去方便多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