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昌和妻子翻阅日记回忆过往 李福昌展示他的日记 本报记者 谭逊 段序培
从贫寒起步,穿越温饱,迈向小康,搭乘“农转非”政策的顺风车,到子女学业有成,再到乔迁新居……近半个世纪以来,岐山县66岁的李福昌以笔为舟,写下了84本沉甸甸的日记。这些日记,不仅是记录家庭生活变化的“传家宝”,而且是折射社会发展巨变的“显微镜”。
从解决温饱到招工进城
上世纪50年代末,李福昌出生在岐山县益店镇南官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饥肠辘辘的他向往着不同于常人的精神世界。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看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倾注笔端,写在自己的日记中。拂去岁月的尘沙,李福昌娓娓道出写日记的初衷:“1978年在岐山县涝川植树造林,才干了两天就满手血泡,只好用手帕裹住手,这一干就是15天,天天靠写日记给自己打气。”
40余载时光流逝,当年的青涩少年如今已步入花甲之年,孩子们茁壮成长,生活日新月异,而写日记则成了李福昌的习惯。不拘于清晨或黄昏,无论忙碌还是疲惫,他总要拿笔记录,最终积累了80余本厚重的日记本。书桌上,泛黄的日记本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过往,字里行间记录着百姓生活的变迁,从往昔的艰苦岁月,到温饱的安稳时光,再到如今的小康之家,每一个重要时刻和人生转折都历历在目,落痕于他的日记本中。
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李福昌一家分到了4.7亩土地。也是在这一年,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李福昌被招工到西安一家工厂。在拥挤狭小的集体宿舍,他时常想念远在农村老家的家人。他在日记里默默写下了人生三大目标:拥有一套住房,让爱人和孩子“农转非”,供两个孩子上大学。
从买房搬家到用上名牌1992年,迎着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春风,李福昌毅然选择了下海创业,在西安开了一家岐山面馆。面馆一开就是20多年,全家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都在他的日记中得到了生动体现。2009年3月28日,李福昌在日记中感慨:“在城里买了新房,装修的材料、屋内用品及家电多是名牌,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今天装上了数字电视机顶盒,能收到118个台,回忆当年17英寸黑白电视到今天的29英寸彩电,社会不断地向前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2013年夏天,李福昌在老家也盖起了一座水泥钢筋混凝土小楼,破旧的老宅子旧貌换新颜。
在那个“三转一响”风靡一时的年代,家境贫寒的李福昌结婚时没能给妻子置办任何东西,这成了他多年的遗憾。2018年9月23日的日记中,他记录下了温馨的一笔:“之前陆续买了戒指、耳环,这次给她买了一个金镯子,补齐‘三金’,我愿望的实现还得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才使我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李福昌也经历了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老板的身份转换。在日记中,他详细记录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这些记录不仅勾勒出一个家庭从饥饿到温饱乃至富裕的轨迹,更是中国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从梦想期盼到品质生活翻阅日记,往事如昨。
李福昌的日记是一个普通家庭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变迁史,也见证了中国社会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伟大飞跃。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我们这一代人,是经历了科技进步最快、社会变化最大、生活方式变化最显著的一代人。儿时有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三转一响、西装革履的期盼,长大后也享受过手机、电视、电脑等时代新宠。几十年间,从当年骑自行车出门的自豪,到如今开汽车、坐飞机出行的寻常,从漂洋过海的环球旅行,到旷世缥缈的虚无网络,我们这一辈人,生活品质超过了无数代。”
“妻子和孩子的户口终于解决了,我沉思良久,内心感慨万千,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才使我有了今天的生活……”随着政策调整,压在李福昌心中“比登天还难”的户口农转非愿望也实现了,这篇写于2001年12月13日的日记,表达了李福昌对国家政策的无比感激。随后几年,他的子女相继考上了国内重点大学,并顺利参加工作。
如今,李福昌在西安含饴弄孙,享受着天伦之乐,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写日记。“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爱去记录时代,我们就能成为‘中国奇迹’的创造者和见证者。”李福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