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望鲁台情思
赵亚玲

  是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衣襟撩起一捧又一捧的黄土,筑起一座高台,只为登高远眺东方,让目光穿越千山万水,寻觅一缕来自鲁国的微风?
  是谁捧一卷诗书,守着一座小小的书院,十八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只为给那片热土播下“仁爱”的种子?
  又是谁用一根扁担,数十载为老师肩挑行李,穿过岁月的沧桑,只为探寻为人的真谛?
  怀一份崇敬,牵一缕情思,信步走上望鲁台,时光仿佛穿回2500多年前,那儒雅俊逸的身影,是书生燕伋吗?
  遥想当年,22岁的他遵从父亲的遗愿告别妻子,穿越万水千山,一路风尘仆仆,只身赴鲁拜师求学,又跟随老师周游列国,考察礼制,这一去就是五年;35岁再次前往鲁国,随老师瞻仰鲁恒公庙,学习礼乐,这一去又是五年;58岁第三次奔赴鲁国,凭吊恩师之子,4年后,恩师驾鹤西去,他留下为恩师守灵,这一去又是七年。
  只一朵花凋零的瞬间,红尘就在身后流逝了许多年,当年一腔热血远赴鲁国求学的英俊书生,归来时已变成了儒雅的老人,但他却无怨无悔,并在第三次赴鲁国时随老师孔子一起编撰了《易经》,又在老师去世后,在为恩师守灵的同时与师兄弟们一起整理编撰了《论语》,为后世留下无法估量的财富。
  登上望鲁台,汹涌澎湃的心海也会变得清澈透明,站在这块盛满一腔思念的地方,只一片叶子飘落的瞬间,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移步燕伋祠,静静瞻仰祠内孔子当年的授徒情景和燕伋的生平业绩,心中浮想联翩,忽然感觉自己渺小得不及一粒尘埃,往日课堂的所有烦恼都在瞬间日出云开,抬头看着门外朵朵小花,心中骤然充满信心。
  行走在千湖岸边,捡一枚绿叶、拾一朵小花,欣赏着碧绿的湖水,追寻的却是燕伋的足迹,哪一棵树下,他手执诗卷,衣袂凌风?哪一只鸿雁让书生仰天长叹泪湿青衫?好想乘一叶小舟,在千湖的柔波里打捞岁月深处那些珍贵的过往;好想扮作一个小小的书童,随书生一起行走在前往鲁国的路上……
  沿着弯曲的小路,信步走到燕伋书院,指尖轻轻拂过一卷卷飘着墨香的书卷,仿佛看到书生一袭长袍,手持书卷和学生一起抑扬顿挫地吟诵着孔子的经典学说。一缕阳光斜射进窗棂,我仿佛能看到书生正坐在案前挥毫泼墨,《论语》中的句句名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有人说,燕伋是为孔子而生,但我认为,燕伋是为生他养他的千阳而生,为《论语》而生,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生。书生燕伋以生命书写尊师重教,让恩师的教诲源远流长,并为之插上翅膀远渡重洋,让全世界知道了孔子,知道了《论语》,知道了中国。
  与挚爱牵手生死相依,是三生石上的约定;于父母膝下行孝不离不弃,是为报答养育之恩;与朋友桃园结义两肋插刀,是为纯洁的友谊;千辛万苦随恩师求学数年,一心只为传道授业,又是怎样的情怀?
  经纶满腹,尊师重教,业冠秦域称儒范;仁义立身,筑台望鲁,道传华夏属超贤……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