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那碗臊子面
◎杨青峰
  我的家乡在岐山县,我是吃着臊子面一路走出来的。
  打我记事起,每到腊月,劳碌了一年的庄稼人就忙着赶集购年货,准备过年的事。首先是杀年猪、燣肉臊子和磨面,再买些红萝卜、白萝卜、蒜苗等蔬菜。到了除夕,家家户户厨房香喷喷的肉臊子味儿,弥散在村子上空,与大门红对联及鞭炮声融合,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就会激活原本沉静的村子。
  正月初一早晨,鸡叫三遍,母亲就起床,拉风箱,烧水做饭。依照家乡的风俗,当天要起得早,赶天亮前吃罢饭。前一天,母亲就准备好了做臊子面所需的食材,随着清脆响亮的鞭炮声骤起,热腾腾、油汪汪、红艳艳的臊子面就出锅了。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自然是长辈先动筷子。此时,天快亮了。接下来,小辈要去给长辈拜年,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从初一到十五,不管是自家人吃饭还是走亲访友,臊子面是绝对少不了的。可以说,春节期间人与人之间欢快、融洽的友好气氛,就是臊子面营造出来的。在人们心里,过年就是吃臊子面,吃臊子面就是过年。
  庄稼人过日子,一向都是辛苦劳作、勤俭持家,只有在逢年过节、盖房架梁、亲人外出或归来、孩子考上大学等重要时刻,才吃一顿臊子面。臊子面这一美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吉祥的象征。俗话说,人一辈子三碗臊子面是少不了的,即出生落草的满月臊子面、结婚成家的臊子面、寿终正寝的臊子面。我们村上有几位长者,平时走到一起总要彼此逗乐打趣:“啥时候吃你的臊子面?”这碗特殊的臊子面,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餐食,更是一种隆重的祭祀礼仪,寓意着逝者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能像生前一样享用这份人间美味,也让我们活着的人能够慎终追远。
  有资料称,唐太宗时期,太史令李淳风将岐山臊子面带到京城,李世民吃后大加赞赏,批准将其列入御膳房食谱,至此,岐山臊子面成为宫廷御用美食。相传,清光绪年间,陕西巡抚岑春煊向逃往西安避难的慈禧太后推荐岐山臊子面,慈禧食后称赞道:“此膳益哉!实乃天赐神授之物。”随后还特地给岐山“照壁背后”面馆赐赠龙凤旗一面。
  历史故事令我对臊子面愈加崇敬和神往,但让我终生难忘的还是1965年。那年,我担任生产大队会计,8月初,被组织抽调去凤县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对刚从学校回到农村的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村里人为之高兴,父母更是寄予厚望。为此,父亲去县城买了肉和蔬菜,母亲燣了肉臊子。临走前一天,家里请来生产队几位干部和叔父,大家一起吃臊子面。生产队长嘱咐我,要好好工作,不要辜负组织的培养和期望。果然,一年后,组织考察提拔我为国家干部,这也成为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此后,我在岐山县委机关工作了十七年。1979年7月,在担任县委通讯干事期间,我和同事王少波一起采访了蔡家坡人民食堂的名厨李文治老师傅,他刚从在西安召开的全省恢复地方风味小吃现场会上回来。我们了解到他在会上介绍演示了岐山臊子面的制作过程,受到广泛好评和省商业厅表彰的情况。后来,我先后与岐山县城一些颇负盛名的厨师多次交谈,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积淀,总结归纳出臊子面的“九字诀”:“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前三字是说,面要薄如纸,“下到锅里莲花转”,耐嚼筋道、光滑不涩口;中间三字是说,汤要热煎,面条量不能多,要“一口香”,汪是俗语,指漂在碗里的油要厚,“一口吹不透”;后三字是说,味要突出岐山醋特有的酸和岐山辣子的鲜红,闻起来香喷喷的,让人垂涎欲滴。我和王少波联名写的稿件发表在1979年7月15日的《陕西日报》,接着又被《经济参考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转载。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将这九个字公开宣传出去,得到了县委的好评和认同。如今,人们提起臊子面,就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这九个字也成为岐山臊子面的金字招牌和靓丽包装,为之插上了腾飞的金翅膀。
  1982年初,因工作调动,我们全家从此生活在宝鸡市区。这些年来,随着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街头已有兰州牛肉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西安油泼面等多种面食品类,可我隔几天还是要与家人一起到街头的专营面馆吃岐山臊子面。虽然少了些在家乡吃臊子面的那种浓烈气氛和亲情氛围,却也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愉悦感。
  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令我魂牵梦萦的还是那碗臊子面。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