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陈仓荟萃
清代石碾传温情
杨烨琼
  眉县常兴镇上原村靠西处,有一个上有两处刻字题款的碾盘,一处题款为“大清乾隆十二年置”,另一处为“道光十七年西街朱赵两姓置(各)半面”。
  一个碾盘,两次刻款,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置办到“道光十七年”(1837年)再次题款,中间整整相差了90年。最早的刻款告诉我们,碾盘置办于乾隆十二年,而在碾盘置办90年之后的道光十七年,为什么又题一款,且时间、地点俱全,声明了村中朱、赵两姓对碾盘同等的所有权。
  碾盘是出现在关中的一种石质大型粮食加工工具,对于平原而言,碾盘材料难得,加之其体积较大、重量不轻、运输不便。因此,置办碾盘的费用绝对不菲。当时能置办碾盘的村落往往都是一些人口较为集中且相对富裕的村庄。以关中有文字刻款的碾盘来看,大部是家族(村落)共置共享,族(村)外没有使用权。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电动磨粉机在农村普及之后的上世纪70 年代中期。
  那么,上原村这个碾盘为什么会在置办90年之后,要再一次刻款来明晰朱、赵两姓共同的所有权呢?
  带着这个问题,通过对村中84岁的赵永州、77岁的赵琦琦等老先生的走访,捋出了一个乡间关于对待外姓村人仁德宽容的故事。
  生活在常兴上原村这片丰茂土地上的赵姓民众勤劳传家、耕读为生,世代繁衍,族群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拥有“西街”“东街”的大村落,到乾隆十二年(1747年),因为人口不断增加而形成了粮食加工的急切需求。此时村中全为赵姓,于是大家共同出资,分别在东街、西街置办了当时最先进的大型粮食加工工具——大碾盘。各自刻款“大清乾隆十二年置”的字样,以示纪念。
  从此,碾盘声响,出面碾米,满足着一方赵姓人口的生活之便。碾盘咯吱,炊烟曼妙,上原村中一派祥和。
  而到了嘉庆年间,上原西街一户赵姓人家定了亲的朱姓女婿家遭遇变故,赵家人收留朱姓女婿到家避难。
  在丈人家,这位朱姓小伙勤快肯出力,尊老爱幼、善待邻里,很得大家的喜欢。赵家也把这个勤快有眼色的朱姓小伙当儿子一般对待。不久,在老家已无依无靠的朱姓小伙就在老丈人的张罗下,以上门不改姓的女婿身份与赵家姑娘成了亲。
  成家后小两口相亲相爱、勤劳节俭、知书达礼、孝敬老人,村里谁家有事,他们都乐意帮忙,很得邻里嘉赞,村里人也不把这个朱姓上门女婿当作外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朱姓的添丁加口,村里的朱姓人口渐渐成了拥有二十多口人的一个族群。
  这一时期也是历史上人口整体迅速增长的时期,村中赵、朱两姓人口的不断增加,给村中主要粮食加工工具碾盘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大家排队等候和使用碾盘的时间更长了。于是,个别赵姓人就自然地对朱姓这个异姓产生了一些嫌弃和责怪之意,免不了将这种情绪表现在了言行上。
  绝大部分赵姓人一直坚守“上原朱赵不分家”的祖训,对个别族人歧视朱姓的言行非常反感。于是大家纷纷向族长反映情况,村中贤达也力主“上原朱赵不分家”的祖训,友善朱姓。族长在宗祠召集朱赵两姓就此事做了讨论,为了让后人坚守“朱赵一家”的祖训,族人还决定将此意镌刻于碾盘,作为永久宣示。于是,在道光十七年,邀请石匠郑重地在碾盘上镌刻了“道光十七年西街朱赵两姓置(各)半面”字样,且将朱姓置于赵姓之前,以示上原村这个以赵姓为主的族群对朱姓这个异姓的完全接纳和尊重。
  从此以后,“上原朱赵不分家”的祖训不仅镌刻在了坚硬的石碾盘上,也镌刻进了朱赵两姓人的心里。
  坚硬的石头守护着文字,文字负载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把乡村间异姓相容相亲、仁善相处的故事传唱至今。
  抚摸碾盘上那深深的刻迹字痕,感觉有一种历史的温润从指尖划过,有一股强劲的感慨和敬仰在心中涌动。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