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梦中的“巴婆”
◎杜少辉
  昨晚我又一次梦到了“巴婆”(西府方言,这里指外曾祖母),梦到她在世时的一些情景,醒后久久不能平静,不由得重启了关于巴婆的过往记忆。
  巴婆出生在凤翔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的印象中,她总是围着黑色头巾,穿着斜襟布衣和宽大的粗布裤。巴婆没有上过学,一直跟着她的父亲在陇县做生意,十六岁时,遇到从凤翔宋家村来陇县做生意的“巴爷”,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骑着小毛驴、顶着红盖头嫁到了宋家村。
  勤劳伴随了巴婆一辈子。巴爷常年在陇县,巴婆生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一手抚养长大,巴爷会定时从陇县捎些布料、食盐和零钱等回来。为了有口余粮,巴爷用做生意积攒的钱,买了几亩土地。农忙时节,他从陇县返回月余,参与收种,当他走后,地里农活、经管孩子的重任又落在了巴婆瘦弱的肩膀上。在田间干活时,因为巴婆缠着小脚,身体蹲不下去,就在膝盖处绑上废旧布片缝制的护膝,跪在地里一步步地挪着干活,一趟下来两个膝盖又红又肿。后来,看家里日子实在过得艰难,巴爷就从陇县返回家中。
  后来,外婆嫁进来,母亲等七个姐弟陆续出生,巴婆看管未成年的姨和舅舅,在家烧火做饭。柴火不够,她就早早起来,捡大路上牲畜的粪便,晒干当柴烧。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歉收,人们都吃不饱肚子。为了家人多一份能下咽的口粮,巴婆和其他人一样,在外面找榆树皮、荠菜和苜蓿等一切能下咽的东西。因长期饥饿,她双腿浮肿,还得了夜盲症。
  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生活慢慢有了改观,但巴婆家里的负担依然沉重。巴婆自己养鸡养猪,母鸡下的蛋舍不得吃,卖上几角钱一点点积攒起来。为节省饲料,巴婆把青草晒干碾碎,拌一下喂猪。家里有近二十亩田地,生产劳动几乎成了外婆、外爷生活的全部。巴婆晚辈众多,从襁褓之中到蹒跚学步,都是她精心照看,一个也没有缺。巴婆会织布、会纺线、会拧绳,她织的布美观结实,纺的线细柔均匀,拧的绳绵长好用。她还会画年画、剪纸,每逢过年,就在白纸上画牡丹、水仙等花朵,再涂上不同颜色,或是用红纸剪成“岁岁平安”“年年有鱼”之类的喜庆话语,粘贴在小木窗的格子上,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巴婆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一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从不与人争高低、道长短。七邻八舍有个揪心事、心里话都愿给她说,她在村里有着极好的口碑。巴婆常常给我讲起往事,当说到与巴爷相识相知的场景时,我捕捉到讲述中一丝隐约的害羞……
  巴婆虽一生坎坷,但儿媳孝顺、子孙满堂。她去世时,我正在参加演习,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据母亲说,巴婆走时很安详,全村不少人都来送她最后一程。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