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家训文化谱新章
——读《陕西凤翔石家营董氏家训》有感
  ◎孟建国
  凡成就大事业之人,每有出人意料之举。董小军先生办企业风生水起,闻名遐迩,人们皆知他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企业家。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一位卓有造诣的文化人。当看到他提炼编写的《陕西凤翔石家营董氏家训》时,我对他的敬意不禁油然骤升:这是一位有文化、有品位的企业家,是一位当下时代凤毛麟角的丰满人物。
  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国人的修身齐家、道德养成、安身处世发挥过重要作用。家训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发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灵活。不仅名门望族有家训家谱传世,普通家庭也多有家训家谱以昭示后代,培养子孙。如世人共知的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蓝田吕氏家训等,脍炙人口,古今称道。传统家训文化的诸多内容和箴言警语,已然成为人们的道德行为规范,变为约定俗成的社会守则,渗入了人们的人生观、伦理观和价值观之中,从而又丰富了深厚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尤其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当此之时,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家训家风当属重要范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董小军先生提炼编写的《陕西凤翔石家营董氏家训》,在总结董氏先辈积累传承的家风家训家规的同时,汲取前人家训范本的要旨,紧密结合当下的时代要求,萃取精华,凝练提升,聚焦“勤、善、真、上”四字,作为家训的核心内容,形成“尚勤、尚善、向真、向上”八字要义,立为新的家训。简明精练,扼要易记。其释义也言简意赅,形式活泼。我以为,这份家训上承先辈仁德遗风,汲取前人范本精粹,渗入自己人生体悟,结合时代精神,既有深度继承,又有深刻总结,更有深湛新意,别开生面,蔚然靓丽,为新时代的家训家风文化谱写了新的华章。
  这份新家训突出地继承了中华家训家风文化的优良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文化的源头是西周创立形成的礼乐文化。周人从立国前后开始,就十分重视教化,大力推行诗教、礼教与乐教,有所谓“六德”“六行”“六艺”,以之作为培养国人道德言行的基本教育内容。在这诸多教育内容中,又尤其重视品格的培养。孔子后来总结周人的教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于礼乐教化,孔子又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无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周人认为,礼是人行动的准则,是道德仁义得以顺利实行的法度;而乐是通过歌舞、演唱、朗诵、乐奏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道德仁义等规范潜移默化为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言语行动。忠信笃实,恭敬端庄,言行一致,修身养性,是礼乐的本质要求。纵观董氏家训,其言行规范的宗旨,充分体现了这些本质要求,传承了道德仁义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在这里,家风家训与礼乐教化的目的内容高度契合,旨在修养品德,孝顺父母,友于兄弟,和睦家庭,善待他人,爱家爱国。儒家所倡导的诗礼教化思想和礼乐文明精神,在这份新家训中得到完美体现和继承。这正好证明了优秀传统文化与诗礼传家的当代价值。
  这份新家训总结了其先辈持家教子、养德涵风的数代良好传统,是其家风家教经验的集中体现。董氏先辈族人身处周原故地,深受周文化的礼乐熏染,骨子里带有“耕读传家,礼乐继世”的文化基因。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以之作为立身处世、立心立命、品德培养、学业修为的人生信条。以身示范,为规为则,又以之教育子孙,涵养家风,使良好的家训家教不塞不泯,代代相传。所以代有人才,薪火明亮。像董小军先生这样卓颖的经济文化人才,出之于这样的家庭,正是此优良家训家风文化熏陶濡染的结果。
  这份新家训同时也是董小军夫妇身体力行、躬亲示范的杰作。小军夫妇对其父母的孝行超乎一般,亲朋赞誉,乡里咸知。虽创业艰难,百务缠身,然时刻不忘亲近父母,关心痛恙,年节共度,言语恭顺。当其母亲突逝,父亲又患重病之时,夫妇多方延医疗治,陪伺养病,避地太白,休养国外,极尽人子之孝之情。其妻钟亚萍伺奉抚慰,细节感人。尤其父亲逝世后,亚萍连续撰写了数首诗歌、十篇文章,回忆纪念其公公的事迹和恩德,娓娓道来,情深意切,感人至深。笔者知闻阅读也广,鲜见有儿媳孝敬公婆如亚萍者,殊深感佩矣。家训不仅教导家人子孙,亦且省教训诫自身。语云: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军夫妇立训立规,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这份新家训文化的传承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孟建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员。)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