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周武王:剪商立周开启太平
本报记者李波

  武为何?不为争强,不为好胜,武的最终是为不争,是为和平。
  有人认为,秦始皇连年征战,为的是最终统一六国,结束纷争不断的战国时期,让人们得享太平,这个过程所展现出的正是“武”的主题。
  其实最早能将“武”的内涵,理解为“止戈”的,应该是周武王。
  商朝末年,商纣王穷兵黩武,不断向东征战,横征暴敛而不听劝阻,导致民不聊生。这个时候附属小国周却因政治清明而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为灭商奠定了基础。在孟津观兵后,周武王认为殷商已是“谗恶进用、忠良远黜”:比干被剖胸挖心;箕子装疯,被罚为奴;微子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来;百姓不敢口出怨言了,征伐纣王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孟津渡口,伐商的周军遇到风浪时,周武王一手持斧,一手持权杖,站在船头大吼:“我既然承担了天下重任,谁敢来阻止我?”结果风浪马上平息了。之后牧野之战,商兵倒戈,武王全胜。
  历史总是无情地吞噬一切,但在现象背后,总有让人感动的留存,就像能展现周武王“英雄”一面的戢武村。
  戢武村在岐山县,出了县城往东北方向走,该村被眉麟公路分成东西两半。西边村口有一座高大的阙楼,透露着这个村子不凡的身世。戢武村人一直认为自己的村庄曾经是周武王的兵器库。在村庄的传说里,武王伐纣班师回到周原,所有的兵器都在这里集中封存,从此天下进入了长久的和平时期。虽然史籍上找不到相应的记载,但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也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很多人会把“戢(jí)武”误写为“戟武”,其实“戢”的意思是收敛、收藏。《诗经·周颂》里有一句:“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意思就是要把刀枪弓箭这些东西都收起来,我们再也不打仗了。唐代时李世民还曾在长安城里修建了一座供奉着24位开国功臣画像的凌烟阁,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戢武阁”,意为硝烟散尽,天下承平。由此可见,戢武村寓意着战争平息、刀枪入库。
  能够用这样一个美好而重大的寓意来命名的地方,显然就在都城附近。经过考古发现,戢武村正位于西周的政治中心西南方向,直线距离不超过5公里,那里便是由古公亶父建立的“京”,也就是现在的京当。
  在“戢武”观念的影响下,得益于周公制礼作乐的功劳,周王朝实现了八百年的统治,为天下生民创造了平安稳定的生活环境。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