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副刊
第07版:要闻·公益广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红河谷
田野往事
麟游的味道
红薯叶麦饭
亏欠的爱
母亲的盼望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红薯叶麦饭
提秀莲
异乡的街市,一蓬翠绿攫住眼睛。
两块一斤,指尖捻过那微糙的叶脉,竟像是捻着了故土的筋络。
灶火舔着黑锅底。娘,立在烟火前。
红薯叶细细洗净攥去水分,拌上粗粝的红薯面,撮一星咸盐。笼屉一掀,蒸汽裹着朴素的香腾起——这便是我们的“麦饭”。
瓷碗里盛着寡淡的日子,一家人围着,却嚼出了岁月的香浓。娘鬓角的汗,是灰扑扑光景里,最暖的灯。
今日的厨房,蒜臼捣香,芝麻焙熟,清油亮汪汪。
蒸熟的麦饭拌进去,香气便有了筋骨:蒜的辛烈直撞,芝麻碎在齿间碾出油润,清油滑过喉咙,托住那叶梗柔韧的绿意。
滋味是足了,是如今生活的富足在舌尖上打滚。
可嚼着嚼着,那辛香里,怎的就浮起了儿时灶膛呛人的烟火?
娘微弓的身影,在蒸腾的热气后头晃过。小桌边挤挨的暖意,穿透年月,猛地烫了胸膛。
这精心调制的香,竟成了引子,勾出窖藏更深的爱。他乡的案板上,回味的岂止是味道?是娘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烟火衣裳。
见了红薯叶便挪不动步。
馋的,哪是这一口绿?
是叶脉缠着的回不去的时光,是娘身上总也散不尽、让人心定的柴火味。
千里之外,市井声喧嚣的角落,竟能轻易拾起这一把故乡的绿。将它化作舌尖的暖流,心底的熨帖——这异乡的泥土里,竟也能长出熟稔的根。
捧住它,如同捧住一小片落地生根的故乡。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