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廉政广角
第06版:理论
第07版:热点聚焦
第08版:综合
标题导航
|
在钢索上书写传奇的新时代工匠
打出“组合拳” 护航金融安全
让“宝鸡鱼”跃出新高度
爱鸟护鸟 相关法律知识要知晓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宝鸡鱼”跃出新高度
米静
宝鸡渔业依托秦岭冷泉、洁净水库,到去年底已形成逾7000吨产量、2亿元产值发展规模,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宝鸡渔业要进一步发展,“宝鸡鱼”要跃出新高度,破局的关键在于以创新引领升级,实现从“有鱼”到“优鱼”的深刻转变,这需要从科技、品牌和融合三方面精准发力,努力实现三大关键路径的变革创新。
科技赋能是突破资源瓶颈的根本出路。面对土地资源约束,要加快推进陆基圆桶工厂化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改造,盘活有限资源。在养殖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产量产值,才能走出从有到优的关键一步。对此,各级渔业管理部门要强化政策引导,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速推广先进模式,这是推动产业迈向集约化、智能化的长远之策。
品牌塑造是提质增效的“核心一跃”。得天独厚的优质水源是宝鸡的核心竞争力,但“好水养好鱼”仅是起点,“好品牌卖好价”才是价值实现的终点。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品质消费时代,缺乏品牌背书的优质产品难以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更无法支撑价值跃迁。我们亟须构建并强力推行“宝鸡鱼”生态标准体系,推动主导品种完成绿色、有机认证。同时,借鉴成功品牌营销经验,将承载生态价值的“宝鸡鱼”精准触达高端市场,才能彻底摆脱“论斤卖”的低端状态。
“渔业+”融合是拓展价值链的必然选择。局限于单一的养殖,产业增长空间必然受限,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就是释放产业乘数效应的战略方向。冷水富集区具备打造“养殖+休闲+餐饮”综合体的潜力;库区可依托山水资源开发研学、文旅项目。在下游产业链上,鱼糜制品、生物保健品等高附加值研发是关键。养殖、加工、文旅休闲深度融合,宝鸡渔业方能摆脱单一生产者的角色,成为区域经济中具有活力和带动力的增长点。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