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1500米比赛
奋力投掷
纵身一跃 2025年5月30日,宝鸡市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田径大项收官之战,由112名运动员参赛的陇县田径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团体总分1452分、81枚奖牌的成绩强势登顶,成功打破多年的亚军“魔咒”,实现了市运会团体总分与奖牌数的历史性双突破!这个结果,多多少少有点出乎意料。“陇县田径这次拿了全市奖牌和总分第一,是不是得益于东道主之利?”当记者将疑问抛向陇县教育体育局体育股股长祁秀军时,他明确否定了这种猜测。他表示,第二名是陇县田径多年来难以突破的瓶颈,这次全市第一名,也是数十年来体育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厚积薄发田径人才不断涌现
在宝鸡市田径赛事的漫长历史中,陇县田径队曾长期背负着“老二”的称号。凭借中长跑、竞走、投掷等传统优势项目,陇县连续多年稳居全市团体总分亚军之位,然而那象征最高荣誉的冠军奖杯,却始终与他们失之交臂,这份遗憾如同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位陇县田径人的心头,直到今年5月的宝鸡市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田径比赛方得“扬眉吐气”。这一荣耀时刻的到来,其实早在2022年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就已埋下伏笔。当时,15名陇县运动员在8个项目中奋力拼搏,勇夺4枚金牌、3枚铜牌,这一成绩极大地鼓舞了陇县田径人的士气,也为3年后的“破壁”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4年,陇县田径再接再厉,在当年陕西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陇县曹家湾镇中心小学代表队大放异彩,取得了1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在男子3000米竞走项目中,曹玉峰同学凭借出色的耐力和稳定的发挥夺得金牌,曹峻熙同学以微弱差距获得银牌;女子1500米比赛中,曹佳萱同学全力冲刺,勇夺铜牌。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曹家湾镇中心小学体育教育和训练成果的有力证明,更是陇县田径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成效的缩影。
在更广阔的国际国内舞台上,从陇县走出的体育人才同样光芒四射。张欢作为陇县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下的杰出代表,2006年从陇县西大街小学被选拔进入宝鸡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队。在体校期间,她综合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尤其在宝鸡市举办的两届万米长跑中连续夺冠。经过教练对其体能的综合研判与测试,发现她在耐力和协调性上极具潜力,2010年10月,张欢被输送到省水上运动训练中心进行集训,并在2014年入选国家队集训。在2014年9月韩国仁川亚运会上,张欢与队友配合,夺得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第一名,在为祖国和家乡赢得荣誉的同时,也为陇州体育史书写下精彩的一笔。
今年,陇县新生代竞走运动员李陈杰同样表现惊艳,在2025年世界田联竞走巡回赛暨东京世锦赛选拔赛首站比赛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他与队友王朝朝等一开始便处在领先集团,最终以1小时18分04秒的个人最好成绩(PB)获得第四名。在刚结束不久的2025年世界田联竞走巡回赛金标赛事中,李陈杰稳定发挥,最终以1小时18分33秒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第六名,位列中国队男子第一名,成功获得东京世锦赛参赛资格。
深入挖掘发现,陇州这支实现华丽逆袭的“冠军之师”,其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数十年如一日深耕体育领域、不断创新实践的必然结果。
全域布局塑造田径“版图”
“陇县的体育场馆设施在全市不是最好的、最新的,但功能、配置却是比较齐全的。”宝鸡市体育局局长毕周海说。
“陇县田径布局基础相当好,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0所,在全市所有县区里分布最多;还有一大批热爱田径事业的老教练,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宝鸡市体育局竞技体育科科长魏敬晖说。
这是陇县体育留给宝鸡体育管理层的一致印象。那么陇县方面这些年是咋做的?用他们的经验总结是“高位推动,资源向田径倾斜;全域布局,织就人才网;科学管理,训练与督察双轮驱动”。简单说,首先是抓顶层:陇县1993年就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加强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建成了城市运动公园、千河健身长廊等一批体育基础设施,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射箭比赛、全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3项赛事等活动。陇县成立专项工作组,将田径项目作为全县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全力构建“以少儿体校为龙头、以省市级传体校为骨干、以全县中小学为支撑”的竞技体育训练格局。在资金投入方面,专项训练经费逐年递增,为田径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这种从顶层设计出发的战略布局,为陇县田径打破发展瓶颈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其次是抓训练。陇县打破传统的集中训练模式,在全县13所中小学设立田径训练点,构建起“小学重基础、初中强技能、高中育精英”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以实验中学与实验小学的体教融合试点为例,县体校教练定期驻校指导,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特点和运动天赋,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李陈杰等优秀运动员的脱颖而出,正是这种全域布局、精准培养模式取得成效的有力印证。
再者,陇县推行“周期化训练计划”,将全年的训练划分为基础、强化、竞赛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重点。同时,建立“周检查、月考核”机制,对运动员的训练进度、技术提升、体能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确保训练计划有效执行,及时发现并解决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借风使力激活选材池
这个“风”即是陇县借助承办市十三运会赛事的契机,举办了大规模的全县田径运动会,比照市运会田径规模,设置了96个竞赛项目,吸引了全县479名青少年踊跃参赛。通过这场本土赛事,选拔出112名优秀苗子进入“市十三运陇县田径队”集训。赛事期间,还建立了“选手数据档案库”,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运动员的比赛数据进行分析,精准纠正竞走选手的动作细节,使得在市十三运会青少年组田径比赛中,陇县运动员在竞走项目的犯规率下降了15%。
“我们在人才储备方面借风使力,借承办市十三运会东风,通过‘以赛代练’方式激活选材池;同时聚焦优势,谋求在投掷、竞走和中长跑三大王牌项目方面实现突破。”祁秀军介绍了陇县抓优势项目的具体做法:在竞走项目上,选送优秀竞走教练员赴省内外乃至全国竞走训练先进地区学习,引进最新的训练理念与技术,并邀请市体校竞走教练员定期来陇县指导,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精细化打磨。在投掷项目方面,建立专业化的投掷项目基地,基地配备标准投掷场地,购置先进的训练器材,并邀请市体校投掷教练定期来陇县指导。在2022年省十七运会上,青少年组田径男子甲组标枪比赛中,陇县籍选手贺鑫凭借科学训练打磨的技术功底,一举夺得金牌,就是投掷项目基地建设成果的最佳注脚。
而陇县能建立投掷项目专项基地,这让曾培养出一批优秀投掷运动员的宝鸡体校资深教练员任拴锁羡慕不已,已经退休的他仍心系宝鸡田径事业,他向记者呼吁说:“投掷在历史上是宝鸡田径的一个重要夺金点,出了王峥、胡新龙等不少优秀人才。我们市级体校应该学习陇县的做法,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发展这个项目,不能让宝鸡这个优势项目出现断档断层。”
从校园跑道到省市赛场,陇县一直在努力展现着它的田径力量。陇县田径的荣耀传承,证明扎实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创新实践蕴含着无限潜力。
(图为宝鸡市第十三届运动会陇县田径健儿赛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