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教育周刊
第04版:体育专刊
第05版:金融之窗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热点聚焦
第08版:大美中国
标题导航
|
地化生如何科学备考?
地理 多维视角看空间 强化心理韧性
化学 重温真题 吃透课本
生物 稳住心态 迎战新高考
以小而美、小而优激发村小育人活力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地理 多维视角看空间 强化心理韧性
面对新高考地理科目的新情境、新思维、新题型,考生应该如何科学备考?我们不妨听一听宝鸡南山中学地理教师张东的答案。
“考生要学会用多维视角看空间。”张东解释说,新高考地理试题的情境、题型千变万化,考生只有掌握了多维视角看空间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宝鸡为例,宝鸡地理坐标为东经107°、北纬34°,如果横向思维看宝鸡,考生就得想到:宝鸡位置→渭河谷地(地形)→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冬小麦种植制度(农业)等知识点。如果纵向思维看宝鸡,考生就得想到:太白山垂直带谱(自然)→陇海铁路枢纽(人文)→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发展)等知识点。此外,还有一些视角值得考生注意:生产、生活、生态视角;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地貌形成中物质源、动力源等。在后期备考中,考生有意识地练习多维视角看空间的能力,做综合题时一定会有更多思路。
“思维流程具象化”也是张东给出的答案。新高考地理科目真正考的是考生用底层逻辑解释万千现象的能力,底层逻辑即基础的地理知识。为此,张东建议考生在冲刺后期将课本上的基础原理再梳理一遍,最好将其熟记;做题时先标注题目对应的底层逻辑类型,这样考生既可以依据底层逻辑快速破题,也能在复习中回溯对应逻辑链是否断裂、完整,并及时查漏补缺。同时,他建议考生每日选1类底层逻辑(如气候成因链),用身边案例验证(如分析宝鸡暴雨与地形关系),用课本上学到的基础原理剖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心理韧性培养”同样是张东给出的答案。新高考不仅考知识,也考抗压能力。为此,张东建议考生后期要淡化对分数的焦虑,以查漏补缺替代分数焦虑,如每日吃透1个易错点,实现碎片化知识累积。此外,他还用地理特色给学生编了一套培养心理韧性的公式:冲刺期的心态应如花岗岩心态(坚定内核,淡化分数焦虑)+沉积岩策略(分层突破,加强知识积累)+变质岩思维(转化压力,建立错题、归因、修正机制,及时弥补知识盲区),避免累积成“知识结构地震”。
张东,西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毕业,宝鸡南山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学生发展处主任,授课富有激情、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曾荣获宝鸡南山中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