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让青铜器文化更加“青”力十足
麻雪
  在有着青铜器之乡美誉的宝鸡,青铜器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族记忆。然而,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如何让古老的青铜器文化跨越时空,走进大众,尤其是吸引青少年的目光,成为一个值得多方面思考的问题。
  多元多样的传播方式,无疑是让青铜器文化“活”起来的关键。近年来,宝鸡在青铜器文化传播方面作出了不少积极的尝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推出众多文创产品,尤其是IP形象“青青”“铜铜”,一经亮相,便凭借呆萌可爱的形象吸引了众多观众竞相打卡、合影留念,相关的毛绒玩具也受到青少年的喜爱。
  青铜器文化的传播还需开拓更为广阔的青少年天地。我们不妨借鉴动漫领域的成功经验,制作以青铜器文化为主题的动漫作品。动漫作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生动有趣的动漫情节,将青铜器的历史故事、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让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青铜器文化。还可以推出青铜器主题的手办,这些手办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还能成为青少年展示个性与文化品味的象征。
  打造青铜器文化IP同样至关重要。在影视方面,可以拍摄纪录片、电影、电视剧,深入挖掘青铜器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在游戏领域,曾经推出过相关手游,还可以继续开发相关的历史文化类游戏,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学习青铜器知识;在文学创作上,可以持续鼓励作家创作以青铜器文化为背景的小说、诗歌等,从不同角度丰富青铜器文化的内涵。
  青铜器文化是镌刻在宝鸡大地上的文明密码,当古老的铭文遇上动漫的光影,当青铜吉金化作创意手办,传统与潮流的碰撞正在迸发全新生命力。期待更多“国潮+”的创新实践,让宝鸡青铜器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青”力十足地前行,让古老智慧在年轻一代的传承与创新中,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传奇。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