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用散文讲好宝鸡青铜器故事
胡宝林
  文学作品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深受人们喜爱。在文学的各种体裁中,散文使用最广泛,写作的人最多、阅读的人最多,以散文的形式书写宝鸡青铜器,讲述青铜器的故事,是弘扬周文化的好途径。
  用散文讲好宝鸡青铜器故事,需要把握好青铜器的文化特点、散文的文体特点。宝鸡是周秦文化发祥地,出土于宝鸡的青铜器是周秦文化的见证物和承载物。文化大体分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器物的层面,第二个是制度的层面,第三个是理念(思想)的层面。青铜器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器物,也体现礼制,还体现周人的德政等思想,其意义贯穿了这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也是我们认识青铜器文化意义、用文学的形式书写青铜器的三个维度。相较于小说的虚构、戏剧的矛盾冲突、诗歌的意象表达,散文偏重于个人真实生活体验的书写,侧重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发现,讲究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和具有美感。把握好这些基本的认识,有助于写好青铜器散文。
  用散文讲好宝鸡青铜器故事,需要充分发挥散文的优势。散文可以写观感、讲故事、抒情感、说思考,这为写好青铜器提供了诸多便利。真切的观感把读者带入现场,讲故事让散文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生活的情趣,抒情感让散文有了温度,说思考让散文给人以哲理的启迪。这都让散文活了起来,让冰冷的青铜器有了温度、有了活力。写好青铜器散文要把写观感、讲故事、抒情感、说思考这四方面发挥好、融合好。
  用散文讲好宝鸡青铜器故事,需要下足功夫。青铜器书写的难度在于,作为文物,它是冰冷的器物,我们需要用自己炽热的情感去温暖它,需要阅读大量史料去了解它,需要以不同于常人的角度去思考它,需要用文学的语言去表达它。写好青铜器散文需要下大功夫,需要现场参观,需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查阅史料,需要把这些史料好好消化变成自己的“血肉”,需要以自己的情感、故事和思考,表达自己的独特发现,写出深深打上自己个性风格烙印的作品,防止被史料裹挟,把散文写成器物的说明书。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