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优秀科技工作者风采
为群众铺平致富之路
——记陇县畜牧工作站奶山羊科技服务团队
  本报记者 王怀宇

  陇县是传统的奶畜养殖大县。近十几年,该县奶山羊产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生态羊奶名城”、国家现代农业奶山羊产业园区和陕西省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县。
  这样的成功,离不开陇县畜牧工作站奶山羊科技服务团队的辛勤付出。
  这个团队现有科技人员19人,平均年龄35岁。他们制定了陇县奶牛养殖地方标准57项,参与制定国家奶山羊技术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10项,获得奶山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创建了国家级奶牛养殖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和国家级奶山羊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新推广了11项奶山羊关键技术。
  发展奶山羊产业,如果羔羊死亡率大,一切都是零。从2014年开始,这个团队全体人员在产羔的关键时期,放弃春节休假,连续七年到一线指导和探索羔羊培育技术。当前,全县羔羊群体成活率达90%以上,每年新增成活羔羊12万只,仅此一项就让每只奶山羊年增收1200元。
  “今年,我们的羔羊成活率达到了99%。”陇县会军奶山羊养殖场负责人王会军说,奶山羊的产奶量也提高了10%,还很少生病。
  奶山羊要提高效益,关键在于怎样挤奶。这个团队通过科学探索,认真实践,在县上全面推广手推式挤奶器、双列式挤奶机和转盘式挤奶机,目前全县奶山羊机械挤奶覆盖率已达100%,每只奶山羊仅交售鲜奶一项年收入就达到3000元以上。
  在良种繁育方面,这个团队瞄准世界最优种群,引进国外良种6000多只,建立奶山羊良种繁育场4个,组建高产核心群5.2万只,奶山羊单产由最初的35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打破了地方品种不能培育高产奶山羊的所谓“神话”。
  在疫病防控方面,这个团队探索“落地检疫、分区隔离、精准检测、科学免疫、干净彻底”的疫病防控技术模式,解决了奶山羊“谈病色变”的问题。
  在养殖环保方面,这个团队设计了“干清粪+雨污分流+堆集发酵技术”,指导奶山羊场全面建成了粪污处理设施,使羊粪变成“金蛋蛋”,每只奶山羊的羊粪年收入达150元以上。
  “团结务实,勇于担当,技术精湛,服务基层。”陇县畜牧工作站站长边会龙说,这16个字就是他们团队的共同追求。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