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要闻
标题导航
|
抢抓时机“大会战” 一天播种过万亩
两天736对新人“领证”
爱护景区服务游人
大件垃圾免费清运彰显城市治理温度
深化交流合作 做大汽车产业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守好食品安全防线
第113期“宝鸡大讲坛”开讲
提升处置能力 筑牢防汛“堤坝”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大件垃圾免费清运彰显城市治理温度
马庆昆
一张又长又宽的旧沙发该去哪里?这个曾让无数城市家庭头疼的问题,正在宝鸡找到温暖的答案。金台区推出的大件垃圾免费清运服务,用“一个电话,上门清运”的承诺,解开了困扰许多家庭多年的死结,折射出城市治理从“管”到“治”的深层变化。
那些盘踞在楼道角落的破家具,曾是基层治理的“灰色地带”。居民自费清运成本高、偷扔垃圾处罚难,物业与市政的权责模糊地带滋生了推诿扯皮。金台区的破题之道,在于用主动服务替代被动管理——政府购买专业服务,将清运环节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这看似简单的模式创新,实则是治理思维的转向:把民生痛点转化为服务清单,用精准供给替代围追堵截。
这项政策最珍贵的启示,在于揭示了现代城市治理的本质——对人的尊重。城市治理的精度,体现在能否体察独居老人挪不动旧衣柜的窘迫,彰显于是否理解部分家庭无暇处理废家具的无奈。清运人员主动上门搬运,不仅消除了物理空间的堆积,更拆除了横亘在公共服务与市民需求之间的心理藩篱。
这项民生服务,载得动无数的“旧沙发”,更载得动温暖的民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件垃圾清运服务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城市文明的进阶之路。它证明真正的治理创新不在口号中,而在回应“沙发往哪扔”的具体问题上。当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学会在垃圾箱旁、楼道拐角处构建责任共同体,我们迎来的不仅是更整洁的街巷,更是一个对大街小巷和普通百姓保持温度的文明社会。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