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乡村游需融入地方文化
张琼
  到六营村赏民间非遗、赴召亭村览召公祠、在孟家塬村听红色故事……如今,到村庄去乘凉、休闲,成为不少宝鸡人节假日的出游选择。除过山水秀美的村庄受青睐外,带有文化味的村庄,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挖掘旅游村庄的文化资源,让游客收获有意义、有文化的旅游体验。近日,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张辉教授在我市开展主旨演讲时说:“要发展有意义的、有文化的旅游。”宝鸡不少乡村文化底蕴深厚:有些村庄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如扶风召陈村、眉县横渠村、岐山岐阳村;部分村子有绚烂的非遗技艺,如凤翔六营村、千阳闫家村、陈仓区翟家坡村;有些村庄有独特的红色文化,如凤县凤州村、凤翔紫荆村、眉县郭何村……这些村庄文化资源正在被挖掘,且被融入乡村旅游中,使越来越多游客在宝鸡乡村放慢脚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一个村庄的文化面孔令人印象深刻,并能够增强游人和村庄之间的黏性,使游客愿意多次探访。凤县黄牛铺镇东河桥村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秦岭雪景颇受游客青睐。“冰雪游”火出圈后,东河桥村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挖掘铁路文化、农耕文化,推出特色豆腐宴美食,让游客在赏雪、滑雪之余,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品尝地道的乡村美味,成功实现了旅游业态的多元化发展,达到了“1+1+1>3”的效果,让游客愿意多次奔赴。
  反观有的乡村游吸引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有的乡村仅是简单地模仿,开几家农家乐、采摘园,没有挖掘村庄文化内涵的耐心,难以给游客留下印象。乡村游长远发展,需要给游客带来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深挖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特色文化,将其融入旅游项目中,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乡村的魅力。
  此外,乡村游建设者和参与者,需多向村民、乡贤请教,将村子的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游客在宝鸡乡村遇见独特风景,收获难忘的文化记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