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本市新闻
第06版:蟠龙高新区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精神还乡与现实映照
白居易诗中的永恒之春
三月 最美的春色
雷锋(外一首)
惊蛰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精神还乡与现实映照
——2024年度散文创作与发展观察
王倩
2024年的散文创作与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创作主体通过随笔式的记录和切片式的表达,来反映时代变迁中的自然、历史与文化,传递作家对社会以及生活的思考和认识,为广大读者源源不断地补给精神与思想的力量。
首先,专业作家散文创作成果突出。本年度一些作家不约而同地出版个人散文集,刘亮程的《大地上的家乡》首次出版于2024年3月。该部作品以作者生活在新疆木垒县菜籽沟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作家提醒读者: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星辰仍在夜空守望,朝阳仍然升起,我们依旧要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此心安处是吾乡。《去有风的旷野》是阿来创作的游记散文集,其中收录10篇游记散文。阿来自视为“行走的诗人”,《去有风的旷野》即是他漫步广袤西部山野的诚意之作。作家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来感悟生命、照见自己,并且在文字中留下了生活的诗意。阿来以灵动细致的笔触深情地记录下自由顽强地生活在高原上的动植物,以及独特的地质地貌和人文风情,致力于带读者走入一个丰美的生命世界。莫言的最新散文集《不被大风吹倒》于2024年11月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该部作品是一本时间跨度较大的散文集,集中收录了莫言40篇散文,横跨了作者的童年、少年直至中年时期。莫言在其中从家人与朋友、童年与成长、读书与写作等角度,为读者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艰难时刻的感悟。余华的《山谷微风》收录了包括《山谷微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等12篇2024年新创作的散文以及17篇历年精彩华章,内容时间横跨40年,呈现了作家半生的历程与感悟。《山谷微风》本身就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隐喻,余华在书中通过比较不同环境下的“微风”,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简单纯朴生活的怀念。书中充满了对故乡、亲情和友情的深深眷恋,《山谷微风》中记录的是时光、是生活,更是对人生最温情的告白。
其次,本年度学者型散文创作实绩丰硕。在当代散文写作中,历史文化散文是学者型作者们始终追求的一个写作向度。他们致力于探讨中华文化深远的历史,该种写作风向在本年度尤为繁荣,涌现出诸多名家作品。南帆于2024年1月发表的《与大江为邻》和2月发表的《戊戌年的铡刀》,皆以碎片化的生活场景为读者展示出个人、家族以及国家的种种变迁,描写了福州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通透的历史感,引发人们无限想象和深刻思考。刘大先的《去北川》首次出版于2024年4月,该部作品记录了作者从2021年至2022年挂职北川期间的观察与思考,书中不仅描写了北川人重建家园的故事,烘托出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主题,更对当地的山川地理、道路交通及人文风俗进行了细致描绘和深入探究,展现了个人与地方历史的连接。丁帆在2024年《十月》第五期上发表的《我们的田野》,通过回忆童年的歌曲想起了人生的许多往事,从作者的童年一直写到青年下乡插队时期,为我们展现了属于作者特定时代的岁月,从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博弈前夜黯淡到走向光明,丁帆在其中懂得了生活的真谛。李敬泽的《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首次出版于2024年8月,他巧妙援引了经典文学作品,以诙谐而精准的笔触,对春秋典故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解读与重构。通过深入探索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试图揭示他们的抉择和命运,进而反思现代人的处境、生活和心态。
另外,本年度散文评奖活动也遍地花开。2024年7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产生了25部获奖作品。其中北雁的《洱海笔记》、柳客行的《青白石阶》等获得散文专栏奖。2024年8月8日,第四届“吴伯箫散文奖”共收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参赛作品2854件,其中鲍丰彩的《撑伞》等10篇作品获一等奖,陶静的《姑苏慢》等15篇作品获二等奖,张佐香的《曾是菏泽花下客》等25篇作品获三等奖。2024年10月18日第四届“丝路散文奖”共收到全国各地的散文集300余部,最终确定28件作品获得该奖项。其中,刘亮程的《我的孤独在人群中》等获最佳作品奖,王选的《最后一个村庄》等获优秀散文作品奖。2024年12月1日,首届“白马湖散文奖”在浙江上虞颁出,累计收到参赛作品390件,其中散文集142件、单篇散文248件,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10件,其中张炜、于坚的作品获评“白马湖散文奖”,习习、李青松、阿舍等8位作家的散文获优秀奖。
总之,本年度散文创作主体队伍不断壮大,产出成果丰硕,散文评奖多元,作家们在对现实与历史、个人与集体的书写中积极跟进时代生活,对其进行追踪与描摹。他们思考和关注着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与生存状态,无论是对故乡变迁的感慨还是对亲情友情的珍视,无论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还是对自然与人关系的探究,作家们皆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盈的情感,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鲜活的日常生活图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