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巳巳如意 幸福年
年年岁岁年年
烟火里的中国年
心归处是团圆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烟火里的中国年
杨春柳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腊月正月,大人脸上洋溢着喜气,孩子身上透露出朝气,房前屋后更呈现着新气。年就在家家户户热气腾腾的期盼里一步步走来。
年,离不开烟火。有了烟火味,年就有了味道;有了烟火味,年才是真正的年。
年的烟火味是从腊月初八那一锅浓稠黏糯香气四溢的腊八粥开始的,成就这锅粥的就是一根圆润饱满的青冈木。它燃起的一缕青烟袅袅腾腾拉开了人们对新年的所有期待,这股青烟撩拨的不仅是小山村冬日的宁静,也酝酿着新的开始。
腊八过后,赶年集就提上了日程。年集在一张一弛的起落里吸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记忆中,家乡的年集从腊月十一开始,往后的日子,赶集的人从少到多,最后熙熙攘攘汇成人海,小小的山村因年集热闹非凡。年,也随着鼓鼓囊囊的年货徐徐走进每个笑语盈盈的家里。
腊月二十三是年前一个重要日子,也称为小年。扫舍、祭灶是这天的重要事项。通常小年这天,母亲会在院边支起平日里不用的特大黑铁锅,煮一锅浓白的墙土,当那灰白的浓烟变成缕缕青烟时,年味也就愈发浓烈了。人们清扫一年来的尘埃与晦气,粉刷着来年的希望与美好。粉刷过后,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又烙了几个灶干粮,希望灶爷能够“上天言好事”。
越临近年关,烟火味越浓。
乡野过年的喜悦不亚于城里。乡邻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在路上碰见互相打招呼,“年货办好了吗?”“东西置办得咋样了?”“还没置办齐,零零碎碎地买了些。”
提问者脸上洋溢着喜悦,话语里满含热情;被问者嘴角上扬,眼睛眯成一条线。
农家小院里的年味就更浓了,小狗黑子看到主人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摇着棉花团似的尾巴飞一般地跑到主人面前。小花猫就更惬意了,没人和它玩,它就窝在向阳的墙角舔它的尾巴。男主人在院子里劈柴,女主人在灶前忙碌,小孩子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笑着闹着。
年前灶房的烟囱是没有机会休息的,腊月二十八左右,蒸包子、搅凉粉、炸小吃,烟囱里的烟越滚越浓。那烟是灰白色的,像一条庞大的蟒蛇,盈盈袅袅在房顶舞动。渐渐地,越走越高,最后被天上的云接回家。一开始,是一户人家的烟囱冒烟,过了一会儿,大伙像是约定好似的,从村东头到西头的烟囱陆陆续续都开始冒烟了,那颜色由灰白逐渐变成清亮亮的蓝白,齐刷刷地叫醒了寂静的村庄,摇摇曳曳地把村庄晕染成一首优美的年味诗。
年越来越近,孩子们的笑脸愈发灿烂,他们身着亮丽的新衣,女孩子戴着绚丽多彩的头饰,男孩子手持各种各样的玩具,家中的墙上挂着色彩斑斓的画,木格窗上贴着生动鲜艳的窗花,它们浓墨重彩地反复描摹着年的欢乐与吉祥。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围坐一桌,共享筹备已久的盛宴。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老人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年轻人分享着未来的梦想,孩子们则瞪大眼睛,满怀好奇地聆听每一个细节。在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忧愁与烦恼都被这份浓浓的年味所融化。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整个村庄沸腾起来。人们相互祝福,祈愿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幸福。年的脚步,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与美好祝愿中,悄然走进每个人的心田,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春风即将拂面,新的一年,愿岁月温柔、温暖常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