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送曲联
本报记者 麻雪

  “上个月我孩子过满月,凤翔老家的亲戚给孩子送来了漂亮的曲联馍馍,让我想起自己儿时在农村老家经历过的送年馍、送曲联的那些事儿。”近日,家住市区大庆路的居民李晓芬笑着对记者说。岁末年初,正是西府人制作年馍、曲联、寿馍等寓意吉祥的传统美食的好时节,这些美食在西府人的生活中传递情谊、分享喜气。
  做花馍是西府人擅长的手艺之一,他们用一把把麦面、一双双巧手、一个个灵巧的小工具,把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望做成曲联;把对长辈的祝福捏成寿桃;把对过年过节的祝福和希望,做成俗中带雅的精致年馍。其中送给满月孩子的曲联,更是装饰精美、寓意丰富、祝福之意满满。
  宝鸡有的地方,人们把“曲联”也叫“户联”,都是指环形的大花馍,一般由娘家人送给满月的外孙、外孙女。作为新生命的满月礼,曲联饱含祝福意味,其上面装饰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小孩满月当天,娘家人给孩子做一大一小的曲联馍,大的直径约一尺五寸,长辈抱着孩子从曲联中钻过,寓意一生衣食无忧、平安渡过成长中的所有难关。小的曲联可套住孩子的脖颈,意为把娃娃拴住,祈盼其一生健康成长。
  为孩子送过祝福后,曲联因其大,需要切开食用,所以,它除了传递着爱幼的习俗,还带有分享的礼俗。主家将曲联切开后,赠送给来客,以及乡邻们,寓意大家一起沾沾喜气和福气,通过馈赠、分享曲联,传递关爱和祝福,也让年轻人意识到,要从老一辈西府人身上传承分享之俗。其实,不仅仅是曲联需要大家一起分享,花馍、年馍、寿馍,也是需要分享食用的,这是西府人重情厚义、崇尚分享、重视礼仪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